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息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2年01月27日16:00 |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小字号

“以前开办企业,印章需要自费办理,现在全部免费,而且还提供免费邮寄,心里很温暖,真切地感受到了息县提升营商环境的诚心和决心。”1月26日,笔者见到息县弯柳村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代表王娟娟时说。

前日,王娟娟把一面印有“一网通,马上办,企业开办真神速,营商环境真是好”字样的锦旗交到开办窗口工作人员手中,致谢他们周到的服务。工作人员也将“企业开办大礼包”交到王娟娟手里。“大礼包”内有企业开办所需的营业执照、公章、税务章、法人章、电子印章等一应俱全。

近年来,为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息县以“万山磅礴看主峰”的政治方向、“筚路蓝缕启山林”的奋斗精神、“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服务态度、“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务实作风,努力完善制度、推动改革、实现联动、做好监督,演绎好营商环境大舞台。

弹好“演奏曲”,以制度助推营商环境。做好政务减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梳理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政务事项流程再造,持续开展“三减一优”。截至目前,息县共减少审批环节近5000个、精简审批材料111个、压缩审批时长事项数近2000项,优化政务事项2041项;做好政务加法,转变工作理念。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公开“责权清单”、建立“承诺告知”机制、落实“免审即享”政策,开通老年人帮办、代办服务,为企业群众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以“有为政府”来保障“有效市场”。

用好“指挥棒”,以改革改善营商环境。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打好窗口行政服务的“主战场”。通过深化“一门”“一网”“一次”改革,推动政务事项“一次办”“马上办”“就近办”,落实“一网通办”“全省通办”“一证可办”,变“群众跑”为“干部跑”“数据跑”,变“反复跑、多头跑”为“最多跑一次”。2021年底,一次办事项、不见面审批事项覆盖率均为100%,承诺时限压缩比为94.27%,即办件占比达89%;严格落实“放权赋能”,打通基层审批领域的“最后一公里”。推进便民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全覆盖,在村(社区)打造“代办点+村干部集中服务”便民服务模式,推进政务服务“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目前乡镇可办事项154项,社区可办事项33项,极大减少了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

跳好“集体舞”,以联动优化营商环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疏通政务服务“中梗阻”。群众通过“办不成事”窗口,反映办理事项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由县政务大数据局牵头、各部门联动、通力合作、追根溯源、协调整合,从而倒逼服务,解决办理过程中的“急难愁盼”“疑难杂症”问题,让“办不成事”窗口办成事;开通“一件事”主题服务,实现“一揽子事”一次办理。通过事项整合、信息共享、部门合作,实现一揽子事线上同一平台或者线下综合窗口统一办理,形成“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出件”,简化了办理流程,提高了办理效率。

做好“调音师”,以督查保障营商环境。建立政务“好差评”制度,引导群众监督。引导群众通过评价器、评价小程序、H5网页评价、电话邀评等方式,对办理事项进行评价,力争“一次一评”“一事一评”“事事可评”,从而改善服务态度、提高行政效率。2021年息县政务事项的“事项评价率”“差评整改率”均为100%;完善督查考评体系,强化部门监督。由常规性督查与纪检监察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模式,对进驻单位的工作纪律、工作成效、服务态度进行全方位考评。落实以案促改,让“红红脸、出出汗”常态化,坚决避免“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现象,确保各项政务工作顺利推进。

“深化为民意识,厚植为民情怀,主动挑起担子落实责任、迈开步子深化改革、俯下身子深入群众,着力在服务效率上做‘加法’,审批程序上做‘减法’,创新服务上做‘乘法’,堵点难点上做‘除法’,全力打造有温度的政务服务。”息县人民政府县长管保臣说。(息县县委宣传部 余江 王哲 供稿)

(责编:黄莎、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许昌:群众的守护者 也有群众守护
  • 中国好人王永甫: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 孕妇突发大出血 交警“铁骑”护航上演“生死时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