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河南丨河南淅川縣:出新招 用實招 擺脫貧困

2020年01月15日10:22  來源:中央電視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的收官年,我們的目標是: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在收官年的關鍵階段,剩下的小部分貧困人口能不能順利脫貧?他們和那些剛剛脫貧的群眾過得怎麼樣?近日,記者走訪了河南南陽淅川縣兩個曾經的貧困村。

  2019年的這個冬天,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柴溝村村民石殿奇的心情有些不一樣。眼看著這一年身邊又有十幾戶貧困戶脫了貧,村裡像他家這樣還沒脫貧的就剩下兩戶,他有些著急,往地裡跑的次數也多了起來。

  柴溝村位於深山,過去連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因為緊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守著“大水缸”,為了保護水質,有山不能放牧,有水不能養魚。全村18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曾有99戶。守著幾畝薄田,夫妻倆又都有慢性病,要常年吃藥,石殿奇家的日子一直過得挺緊巴。

  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柴溝村黨支部書記武華頂說:“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這裡是深山區,交通不便,之前沒有南水北調的時候,全指望傳統農業來增加收入,沒有路,全靠肩扛擔挑的,很不方便。”

  距柴溝村十幾公裡外的武店村,前些年的日子同樣不好過。和柴溝村一樣,武店村也位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前些年,武店村的村民大都也是靠天吃飯,日子不好過。沙聚忠家曾住在烘烤煙葉用的炕煙棚裡,孩子上大學的花銷加上妻子突然得了重病,幾乎壓垮這個家庭。

  在決勝全面小康的路上,怎麼讓這些貧困群眾不掉隊?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精准扶貧”理念,2015年,國家吹響了脫貧攻堅的沖鋒號,一系列精准扶貧方略出台,扶貧資金投入和金融扶貧力度不斷加大,東西部扶貧協作、定點扶貧機制等不斷健全,全社會力量都被動員起來,合力推進脫貧攻堅。石殿奇和沙聚忠發現,他們的日子一天天不一樣了:被定為貧困戶后,國家和地方給了很多幫扶政策﹔村裡新來了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挨家挨戶摸底﹔一些先進的發展理念和產業發展模式也被帶到了他們的貧困山村。

  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委書記盧捍衛說:“我們因地制宜走高效生態農業,重點發展適合這個地方生長的軟籽石榴、核桃、杏李這些有地方特色,有優勢的林果業。既能保護水質,涵養水源,又能讓老百姓有一個好的收入。”

  軟籽石榴如今是武店村的主要產業之一,沙聚忠的妻子治好病之后,這裡也成了他們兩口子最常來的地方。

  武店村所在的淅川縣很適宜軟籽石榴的生長,但以前因為不懂技術,又缺乏銷路,思想保守的村民並不敢輕易嘗試。駐村干部和當地政府部門經過調研后,決定在這裡開展規模化種植,並引進有經驗的企業,共同把這件事做大。

  企業想發展,村民想脫貧,幾方一拍即合,探索出了一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三權分置、利益共享的新模式。企業享受國家的扶貧再貸款等優惠政策,解決發展資金的問題,當地政府完善道路建設、水肥配套等,村民可以流轉土地種植石榴並參與管護。

  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武店村駐村第一書記劉峰說:“群眾開始種這個石榴的時候也有擔憂,擔心政府把企業扶持起來了,掙了一大堆錢,他們積累了財富,但是農民該咋樣還是咋樣。后來在政府引導下我們採取了1:4:5這樣一個利益分配機制,就是說淨利潤的10%拿出來給村集體經濟作為管護服務,協調費用,40%歸企業所有,50%這個大頭歸農民所有。”

  利潤分紅的錢要等石榴進入盛果期后才有,不過在這之前,村民可以通過其它方式獲得收入。沙聚忠把自家的3畝地承包給了石榴基地,每畝地每年有800元租金。通過反租倒包,他又承包了40畝地做管護掙工資,一年下來能賺兩、三萬。幾年下來,石榴基地迅速發展壯大,包括武店村在內,引進企業在淅川縣的石榴基地已經發展到了18000畝。通過智能化管理,品牌化發展,這裡的軟籽石榴開始通過線上、線下各平台銷往全國。而利益共享機制讓大伙兒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動力也和以前不一樣了。

  這兩年,沙聚忠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心氣兒也越來越高了。位於炕煙棚旁邊的小樓是沙聚忠家的新房子,一層是2017年縣裡實施危房改造建的,蓋房的錢都由政府補貼,二層是不久前他們用自己賺的錢加蓋的。除了在石榴基地賺的錢,近年來村裡開展的其它一些扶貧項目,像是有機香菇、中藥材、扶貧車間等,每年都給貧困戶分紅,沙聚忠家早就脫了貧。

  武店村的日子過好了,不遠處的柴溝村也不甘落后。

  大山裡住得分散,2017年,柴溝村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同步完善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讓村民住上了集中安置的新房。新修的柏油馬路打破了山裡與山外的屏障。

  產業發展上,短線推廣種植丹參,建設黃粉虫車間等,確保當年有收益。現在,黃粉虫車間已經部分投產,一些貧困戶在這裡有了相對穩定的工資收入。全部建成后,還能提供100多個就業崗位。中線發展杏李、薄殼核桃等能持續增收的林果業,長線則計劃借助庫區環境優勢等發展生態旅游。

  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柴溝村駐村第一書記郭金鵬說:“我們村前期的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全部到位,現在重點發展產業。本著貧困戶個人的特點,因戶施策,採取一戶一策或者是一戶多策的辦法確保每一戶貧困戶能順利脫貧。”

  石殿奇家的這3畝杏李是前年種下的,今年就能挂果有收成了。這兩年,他擴大了養蜜蜂的規模,村裡還給他家提供了低保、公益崗位、各項扶貧產業分紅等,今年脫貧有望。

  而2019年剛剛脫貧的李榮龍不滿足於僅僅脫貧,種了12畝杏李的他,看到武店村的軟籽石榴效益很好,也動了心。

  武店村的成功經驗擺在那兒,動心的可不止李榮龍一個。原本柴溝村也種了些軟籽石榴,只是規模很小,很多村民都不懂石榴種植的技術。聽說武店村經常有技術員現場給村民講課,柴溝村的扶貧干部干脆組織大家去旁聽。

  原本以為自己種果樹已經有些經驗,沒想到,不同果樹的管護差距那麼大。要想種石榴,李榮龍還有不少問題想問。

  雖然可以到武店村來學學技術,但李榮龍心裡明白,他們村不可能照搬這裡的發展模式。武店村的土地比較平整,適合石榴基地大規模種植,而柴溝村卻以山地為主,土地大都是一塊一塊的。如果以后旅游業發展起來了,可以搞採摘,把水果直接賣給游客,沒准兒收益更好些。

  位於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既給柴溝和武店村的發展帶來限制,又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旅游業正是兩個村下一步共同的發展目標。村裡的產業發展越來越多,村民心裡的盼頭也越來越多。最近,大家正琢磨著出去看看別人怎麼搞鄉村旅游。畢竟,脫貧不是終點,過上越來越好的日子才是大家共同的心願。

  在採訪中讓記者特別有感觸的是貧困戶精神面貌上的改變。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 再到“我要致富”,反映的是對生活有沒有信心,有多少信心,能夠有多少主動性和積極性去改變自己的處境。我們打這場脫貧攻堅戰,不只是為了幫助貧困人口脫貧,我們還要幫助他們從脫貧走向穩定脫貧、走向致富,幫助他們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這裡心氣兒很重要。同時,整體環境和土壤也很重要,我們不只是要幫助貧困戶個體,還要通過實實在在的扶貧舉措,讓貧困地區的面貌,包括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農村治理水平等都有一個整體的提升,這樣,貧困人口的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才會有更好的保障。2020,決勝脫貧攻堅,將會迎來收官,但是,走向共同富裕,路還很長。

(責編:辛靜、楊曉娜)

推薦閱讀

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

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

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