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是我國南北地理、氣候過渡帶和豫楚文化融合區。全市總面積1.89萬平方公裡,人口887.92萬人,轄8縣2區及6個管理區、開發區。
信陽環境優美,氣候宜人,被譽為“北國江南、江南北國”。全市共有A級景區52家,其中4A級景區14家。雲中公園雞公山是國家級自然風景區和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素有“萬國建筑博覽園”之美稱﹔豫南明珠南灣湖是國家級森林公園,享有“中原第一湖”之美譽。
第31屆信陽茶文化節開幕式
信陽毛尖茶全面開採
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信陽雞公山景區。
雞公山報曉峰。
“豫南明珠”信陽市南灣湖風景區。
南灣湖捕魚。
雞公山波爾登森林公園。
信陽市商城縣黃柏山景區獅子峰。
信陽市商城縣黃柏山景區天空之境。
信陽市光山縣東岳村。
航拍信陽市息縣古賴國文化園。
霞映出山店。張智勇攝
信陽市商城縣西河景區親水棧道。
信陽市商城縣西河景區紀念館。
信陽市商城縣湯泉池景區。
信陽市固始縣西九華山花千谷風車。
十裡水鄉大堰河。石文濤攝
信陽市平橋區郝堂村。
信陽市浉河區集雲村鳥瞰圖。
百鍋千味!這座城市“燉”出千年味道…
百年倏然而逝,先生的后人在南灣湖邊開設農家宴,用南灣湖的魚,取南灣湖的水,襲先人的做法,做起了“清燉南灣魚頭湯”,並向客人講述先輩美好的愛情故事,吸引了眾多食客慕名而來。從此,“清燉南灣魚頭”名揚天下,成為了信陽最具特色的美食之一。
燜罐肉,始於庖丁,成於黃歇,盛於信陽。春申君智斗秦秦昭王的故事廣為流傳,燜罐肉也成為了信陽地方特色名菜,是熱情好客的信陽人饋贈親友、招待賓朋的美味佳肴。
慢慢地,何氏給婆婆做的那道板栗燜雞,也成了當地人們表達孝心的一種獨特方式。后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食材多用仔雞,板栗燜雞就演變成了板栗燜仔雞了。一到栗子收獲的季節,信陽西北和南部山區的村民,家家戶戶都圍坐在一起,吃著栗子燜仔雞,感受著一家人的幸福和快樂。
大腸湯,源遠流長,是河南特色名小吃。它以肥而不膩、色香味美的獨特風格香動中原,因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而名揚四海。七百多年前,大腸湯與君有恩,名楊天下。如今,它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了尋常百姓餐桌上的一道尋常菜,但它卻在用美味,一直訴說著那段不尋常的往事!
新鮮的蘿卜與老鴨,在數小時的文火慢燉后,湯汁如同凝脂一般,鴨脂黃亮,品相好,味道更好,湯鮮濃郁而無鴨腥味,湯如凝脂卻不油膩。歐陽師傅精心熬制老鴨湯,武則天每日服用,一月有余,氣色好轉,恢復了往日的風採,清燉老鴨湯因此成為御膳房的一道名菜。
蘇東坡說罷,拿起筷子,夾了塊臘肉放到嘴裡,食之,滿嘴流油,又香又勁道。又夾了塊鱔魚放進嘴裡,一咬,又鮮又嫩。酒足飯飽,蘇東坡對臘肉燜鱔魚贊譽有加,稱其:“美也,奇也,獨也。”能得到大詩人、美食家蘇東坡肯定,縣令甚是高興,遂將臘肉燜鱔魚列為家宴之首。每每貴客臨門,必做此道菜肴款待。
信陽炕豆腐,選用天然山泉水豆腐,具有質嫩細膩、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有詩贊曰:“磨龍流玉乳,蒸煮結清泉﹔色比土酥淨,香逾石髓堅”。 經信陽人創新融合,北“炕”融入南“煎”之法。制作此菜時,將豆腐加入少量油“炕”制成一面金黃,一面乳白,根據時令季節,選擇黃心菜、香蔥、大白菜等配料,形成獨具特色的一道地方名菜。
早在7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將牛馴化,用於耕田犁地。信陽牛分兩類:淮河南部水田多,多是水牛﹔淮河北部旱地多,多是黃牛。其中,息縣黃牛則因膘肥體壯名震天下,又有“牛肉補氣,功同黃芪”之說,因此,息縣牛肉備受推崇。
鵝最名貴者,乃河南固始之鵝。固始鵝以放牧食草為主,體型碩大,體態豐腴,肉味鮮美。固始鵝塊,是以鵝為原材料,經過特殊的烹飪過程而做成的一道特色地方菜。“汗鵝塊”、“ 漢鵝塊”、“ 旱鵝塊”三種稱謂均隨處可見,也有以古法烹飪之法“熯”字命名,稱之為“熯鵝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