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今年夏糧再獲豐收,預計單產提高3公斤,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本報記者 高雲才 郁靜嫻
2021年07月13日08: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農業農村部調度數據顯示,今年夏糧再獲豐收,預計單產提高3公斤,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目前,我國糧食生產已經實現“十七連豐”,糧食生產能力連續6年站穩6.5億噸台階,人均糧食佔有量470公斤以上。

  農業農村部調度數據顯示,全國3.35億畝小麥喜獲豐收,從各地實打實收和各方反映的情況綜合研判,今年夏糧再獲豐收,預計單產提高3公斤,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目前,我國糧食生產已經實現“十七連豐”,糧食生產能力連續6年站穩6.5億噸台階,人均糧食佔有量470公斤以上。今年中央首次將糧食產量納入宏觀經濟調控指標,“十四五”規劃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把糧食產能高於6.5億噸確定為約束性指標。展望未來,我國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己筑牢國家糧食安全根基。

  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施得穩

  糧農增動力,糧食生產添活力

  一綱舉,萬目張。糧食產能高於1.3萬億斤,需要政策扶持。

  種糧有榮譽感,種糧動力在提升。江西安義縣龍津鎮召開的早稻生產表彰大會上,12名種糧大戶喜氣洋洋,接受頒獎。在龍津鎮,對種植早稻的農戶,在縣裡補貼標准的基礎上,除了每畝增加補貼10元,還對12名種糧大戶給予獎勵。

  收入增加,糧農積極性在提升。在湖南,37個產糧大縣開展水稻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讓農民吃上“定心丸”﹔在福建福鼎市,為提高農戶種糧收益,出台糧食生產安全七條措施,對種植面積在3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每畝給予200元補助,並實施收購環節補貼。

  種糧有“禮包”,糧農有保障。實行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籼稻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繼續提高1分錢,完全成本保險、收入保險試點擴大到了三大糧食作物……一系列含金量滿滿的政策,穩定種糧收益預期,提高抵御風險能力,有效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

  扛穩糧食安全責任體制機制不斷完善,“黨政同責”抓糧食,大國糧倉基礎牢。

  “十三五”期間,中央累計下達獎勵資金2170.44億元,充分調動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積極性。繼2014年底建立起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今年我國推進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糧食安全更牢靠。“通過更好發揮糧食安全考核‘指揮棒’作用,優化完善考核評分標准,強化對穩住糧食生產的硬約束,推動形成黨委政府齊抓共管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合力。”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

  “增加面積的針線需要密密縫,邊邊拐拐的地都要用上。”湖南益陽市赫山區歐江岔鎮牌口村種糧大戶劉進良每一寸土地都不願浪費。江西贛州市贛縣區明確糧食生產作為首要農業生產任務,大力實施“穩糧增產”“單改雙”“高標准農田建設”系列行動。“因為‘田保姆’服務到位、貼心,今年種了300畝小麥,全程不用操心。”山東商河縣孫集鎮艾城村種糧大戶艾憲剛說。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表示,作為全國糧食主產區之一,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春風化雨,糧農添動力,糧食生產添活力,抓糧穩糧增糧動力匯聚起扛穩糧食安全責任的磅礡力量。

  耕地、裝備“家底”夯得實

  藏糧於地,糧食生產抗風險能力增強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糧食產能高於1.3萬億斤,需要裝備支撐。

  “農田整治后,平均每塊田都在5畝以上,大小農機都能開進農田裡,並且在統一種植標准的情況下,稻谷銷售價1斤至少高出6分錢。”重慶梁平區星橋鎮兩路村種糧大戶鄧中說。放眼望去,高標准農田整齊成片,田裡還安上了生態殺虫燈、智能攝像頭、傳感器等設施。

  耕地是糧食的命根子,提高單位土地的糧食產出能力,糧食產得出、供得上、供得優。

  在河南葉縣,當地農業農村局統計,高標准農田的玉米、花生、大豆畝產分別達1200斤、800斤、400多斤,其中玉米畝產比普通田地增加400多斤,花生、大豆分別增產100多斤。

  近年來,我國通過實施高效節水及高標准農田建設工程,加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斷改善生產條件,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二級巡視員吳洪偉表示,截至去年底,全國已建成8億畝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准農田,佔全國耕地面積近40%,每畝產能提高10%—20%。

  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農機裝備現代化給糧食生產夯實了產能基礎。

  廣袤田野上,昔日耕牛變成了今日“鐵牛”。“人工每小時插秧約0.07畝,而一台育插秧機每小時可以插六七畝。購買機器的話,每台還會收到補貼2.74萬元。”安徽東至縣農機發展中心負責人張茂盛說。

  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化程度持續增強,進入機械化為主導的新階段。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農機制造大國和使用大國,拖拉機和收獲機械產量遙遙領先。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小麥、水稻、玉米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6.36%、83.73%、88.95%。

  正值三夏大忙,各地實現夏糧顆粒歸倉。夏收期間,機收減損實現機收增收,農業農村部調度顯示,全國今年“三夏”共有各類農機裝備近1650萬台投入小麥、油菜等作物搶收以及秸稈處理、烘干及玉米、水稻等作物搶種作業。玉米測土配方施肥、稻田飛機打藥……現在,億萬農民又投入到奪取秋糧豐收“百日行動”之中。

  厚實的糧食生產裝備家底,來自持續加大的投入力度。近年來,財政支農總體規模穩步增長,為糧食和農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農機購置補貼資金958億元,對農民購置農機具給予補助,有力推動了農業機械化進程。

  農業科技傍身抓得緊

  藏糧於技,科技攻關讓糧食生產富含潛力

  量腹而受,量身而衣。糧食產能高於1.3萬億斤,需要科技傍身。

  “去年我家稻田種綠肥嘗到了甜頭,稻米售價每公斤提高了6元。”天津稻農崔鳳洪笑著說。據測算,全市100萬畝稻田全部推廣綠肥輪作后,每年可增產稻谷3萬噸。在天津市西青區王穩庄鎮小泊村小站稻示范區,2000多畝油菜花在插秧前深翻入地。這是市農科院資環所主持的小站稻綠色栽培科技項目,包含了小站稻的冬綠肥套作、春綠肥輪作以及綠肥與秸稈協同還田模式等技術集成。

  “通過大面積推廣科學施肥、節水灌溉、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等節本高效技術,水肥藥利用率明顯提高,病虫草害損失率大幅降低,有力促進了增產增效。”全國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魏啟文介紹。目前,我國三大主糧的農藥、化肥利用率分別達到40.6%和40.2%,比2015年分別提高4個百分點和5個百分點。

  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為糧食增產提質發揮了積極作用。2020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邁上60%的新台階。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也是農業科技創新的核心。“一粒好種,千粒好糧。平均畝產高達510.5公斤!”5月中旬,在四川綿陽市梓潼縣長卿鎮白雀村,上百畝優質小麥“綿麥902”現場測產,結果令人振奮。 “今年在綿陽的收獲面積超過了10萬畝,爭取下半年秋播面積在全省達到50萬畝以上。”綿陽市農科院副院長任勇說。

  “今年,我們跟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合作聯建,規劃利用5年時間整建制建成集規模化、機械化、標准化、集約化、信息化為一體的小麥良種繁育基地15萬畝,年繁種量將達到7500萬公斤。”山東德州市陵城區委書記田晨光說,屆時全區將形成“品種選育、品種展示、繁育生產、良種加工、質量檢測、物流配送”一體化完整產業鏈條。

  優質多抗水稻、矮敗小麥、雜交玉米……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國家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基本實現主要糧食作物良種全覆蓋,做到了靠中國種子來保障中國糧食安全。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司長孫好勤介紹,目前我國的水稻、小麥育種水平均屬於第一梯隊,具備發展優勢和競爭力,切實保障了口糧絕對安全。

  針對卡點和差距,種業翻身仗不斷推進。在海南,中國農科院有11個研究所、千余名專家和研究生全年在這裡開展南繁工作﹔崖州灣種子實驗室5月正式揭牌成立。在河南,近期啟動實施9項種業創新領域重大科技專項。“十四五”時期,我國要把種業作為農業科技攻關及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點任務。

  藏糧於技,深刻地改變著中國糧食生產方式,為穩定提高糧食產能增添強勁動力。

(責編:姜果、楊曉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鄭州“大玉米”上演燈光秀03:21
  • 探訪河南“大個子”儲糧倉03:21
  • 我是90后村支書—我們村有"三千萬"03: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