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田環境監測系統。
□本報記者郭海方本報通訊員韓靜
芒種時節,正是給兼作套種的辣椒苗澆水施肥除草最忙碌的時候,6月7日,在位於臨颍縣三家店鎮邊劉村的1100畝高標准智慧辣椒種植基地內,卻幾乎看不到人,倒是田間矗立的一根根白柱子在太陽底下煞是耀眼。看著記者詫異的表情,基地負責人、河南益民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偌飛笑著說:“這一根根白柱子就是我的‘偵察兵’,辣椒缺不缺水、少不少肥,我不用到地裡看就知道了。”
王偌飛口中的“偵察兵”,其實是插入土壤中的一排排水肥傳感器。傳感器每隔30分鐘收集一次本
區域的土壤水肥數據,然后把數據上傳到平台大數據中心,通過大數據分析判斷,發出預警和操作建議。“你看6號、7號、10號地塊土壤濕度低於20%,平台就發出預警提示澆水,今天早上4點多,水肥一體機收到指令后就開始自動澆灌了。”
為做到精准種地,王偌飛把這1100畝地分成若干個小地塊,每個小地塊有七八畝地,各有編號。走進王偌飛所說的6號、7號、10號地塊,隻見細密的水珠正順著一根根滴管沁入辣椒苗的根部。
在這片“5G+智慧農業”的高標准農田裡,不僅有一流的智能灌溉系統,還配有病虫害監測器、巡航無人機、植保無人機、田間氣象站、墒情監測站等“硬核裝備”,通過智能物聯網,提供數據監測、指標分析、指令下達、田間管理等一系列農業生產服務。
“過去,老百姓種地靠經驗,一個人一天隻能管理好一兩畝地,人工澆地的話一天最多能澆五六畝﹔現在種地靠技術靠數據,通過手機終端便可遠程控制溫度、濕度,精准開展水肥管理,一個人一天能輕鬆管好五六百畝。”王偌飛拿起手機一邊演示一邊告訴記者,打開“農易施”APP,可以看到地裡所有的自動噴灌閥門列表,一個閥門控制著90根滴灌袋,可以澆8畝地,哪裡旱了澆哪裡,既不浪費,效率還高。
“現代農業科技和大數據在農田裡碰撞,讓種地變得更輕鬆、更科學、更智慧,開創了農業生產的新方式。”臨颍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韓培鋒說,“發展智慧農業,可以節省化肥農藥30%、節水50%、節省人工50%以上,把很多農民從土地裡解放出來。”
邊劉村村民李玉玲就是智慧農業的直接受益者,她家的10畝辣椒地全部托管給了益民公司。“種辣椒是個精細活,三五天一澆水,一畝地不算人工一年也得投入千把塊錢。現在一畝地我一年隻交550塊錢,澆水施肥打藥等全由公司負責,辣椒成熟后公司負責收購,價格比市場價高5%。”除此之外,她還在園區務工,每月另拿一份務工收入。
截至目前,臨颍縣共在近7000畝的標准農田裡,建設5G智慧數字農業種植區,通過在田間植入5G智能土壤傳感器和氣象檢測儀等設備,推進全天候物聯網土地墒情監測、智能水肥藥一體化灌溉等新技術示范應用,畝均效益提升15%以上。
“通過高科技種出來的辣椒,不僅產量高,品質也好。”王偌飛說,公司已與“老干媽”簽訂協議,按照“老干媽”對辣椒的品質要求開展訂單化種植,同時加緊搜集整理辣椒行距、株距、高度等基礎數據,與洛陽一拖合作研發多功能智能辣椒直播機、收割機等精准化農機,努力讓農業的“金扁擔”越來越結實。
本文圖片均由臧佳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