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衛輝市城郊鄉毛樓村農民正在田間搶種土豆,加蓋薄膜。新鄉日報記者 李青春 攝
科技助農 打通入戶“最后一公裡”
“滴,滴……”劉廣亮的微信又響了。
作為河南省衛輝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劉廣亮從2月2日開始帶領農業科技專家團,跑遍了300多個行政村。
“俺家的小麥發黃,還成片成片地枯死,這是咋回事?”衛輝市安都鄉庄和村一名農民通過微信發來求助。
指導意見很快出爐:年前沒有澆水,麥田有些旱,現在剛剛澆過,葉子有些發干。“建議你噴洒葉面肥和殺菌劑,一畝地一小包就行,要適量。”
立春一過,新鄉市就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啟動“千名科技人員包千村”和“百站包萬家”活動,指導農民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搶抓農時搞生產。
在滑縣萬古鎮杜庄村的麥田裡,一架無人機在空中盤旋,為小麥噴洒農藥。“農管家”服務點負責人杜煥永正安排無人機操作手進行作業,“用無人機作業效率非常高,短短10分鐘就能把6畝麥田噴洒完畢。”
滑縣把傳統的農技服務與移動網絡結合起來,在河南省率先推出“滑縣農管家”現代農業信息服務平台。平台上有一系列菜單,播種、旋耕、澆水、打藥、機收等服務明碼標價。農民手機“下單”,“農管家”照單“上菜”。農民選好項目后下單,平台就會將訂單派送到指定的服務點,由服務點安排作業。
“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噴藥不下地、栽秧不彎腰,這在我們滑縣農村已成為現實。”安陽市委常委、滑縣縣委書記董良鴻說,穩糧食是責任更是使命,必須構建新型農業服務體系。“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使用,讓我們打通了科技入戶‘最后一公裡’。”
腳上滿泥土,手上看微信,線下線上全方位服務。在河南各地,正值技術管理的關鍵時期,廣大科技人員利用電視台、廣播、微信群、網絡直播等形式,使遠程指導與實地指導相結合,線上培訓與線下培訓相結合,線上答疑與當面答疑相結合,靈活開展生產服務、農資供應和農技指導,深受農戶歡迎。
河南省衛輝市獅豹頭鄉雪白庄村農民正在春耕。新鄉日報記者 李青春 攝
攻堅脫貧 描繪出彩河南新畫卷
眼下,是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也是脫貧攻堅最吃勁兒的時候。
早春的老界嶺,乍暖還寒,散落在山坡上、田埂邊、房前屋后的山茱萸吐出金黃的花蕊。
“來呀,開始裝袋嘍!”
2月24日,農歷二月初二一大早,春光融融。河南省西峽縣石界河鎮走馬坪村貧困戶方明振撂下飯碗,招呼著前來幫忙的親朋和鄰居,各自戴好口罩。
拌料、裝袋、封口、運袋、碼垛……車間式的流水線作業分工有序、有條不紊。
選在“龍抬頭”這天開工,方明振用心良苦。
“全村7家貧困戶,俺是頭一家!”方明振說,往年過了大年初二,菇農們就攢著勁兒開種了﹔而今年受疫情影響,外購木屑不能及時運回,生產也無法如期進行。“熬煎啊!今年的收入從哪裡來?俺還指著香菇脫貧呢!”
方明振的愁事也是鎮黨委書記黃磊的心結:全鎮80%以上的貧困戶依賴香菇種植,香菇生產一旦停滯,貧困戶全部出列都沒有底氣。
“給大家出個題:如何在疫情防控中實現防疫與香菇生產兩不誤?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調回木屑,尤其是要優先保証貧困戶的種植需求。”黃磊通過黨政工作微信群向9位村支書提出了要求。
一石激起千層浪。全鎮9個村“各顯神通”:走馬坪村支書王明星與陝西省洋縣對接,冬青樹村支書宋銀召與山西省萬榮縣搞香菇技術輸出的徐國偉通電話……
木屑一車車運回村,方明振難掩內心的激動,大家懸著的心總算落到了肚子裡。
在中原大地,脫貧攻堅戰已經取得重大戰果。2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嵩縣、盧氏、淅川等14個貧困縣,正式脫貧摘帽。
河南是人口大省、農業大省,也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精准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初,河南有貧困縣53個,貧困村9536個﹔貧困人口698萬,數量居全國第三﹔2013年年底,貧困發生率為8.79%。
河南省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史秉銳介紹,53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是河南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重大成果,是河南脫貧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歷史節點,它標志著河南由此進入了再無貧困縣的新的發展階段。
“但同時我們更要清醒地看到,截至目前,河南還有35萬貧困人囗、52個貧困村沒有脫貧退出,特別是當前新冠疫情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帶來了不利影響,提出了嚴峻挑戰,不能有絲毫停頓和半點鬆懈。”史秉銳說,下一步,河南將緊盯剩余的“硬骨頭”,堅持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手抓、兩手硬,努力實現脫貧攻堅的完美收官。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河南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加快推動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復工復產,努力爭取全年糧食豐收、農業農村運行穩定,筑牢“三農”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