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智慧法院建设结硕果 群众共享司法“数字红利”
下午四点,走进河南省清丰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现代化的大厅宽敞明亮,来来往往办事的群众却没几个。
“怎么来办事的群众这么少?”印象中前些年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向来是一派繁忙景象,何况四点钟正是办事高峰期。
“人少就对了!”院长赵永正笑得爽朗,“现在都是‘智慧’法院,老百姓不用来,手机上点一点,就能立案、查询、参加庭审,又方便又高效。”
网上立案、视频庭审、“指尖执行”......近年来,河南全省法院推进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庭审时长平均缩短30%,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99.82%,主要审判效率指标稳居全国前列,群众满意度连年来稳定在95%以上。智慧法院助推人民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作用凸显,司法“数字红利”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法官在教当事人如何操作网上立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供图
服务群众方便快捷
9月7日,律师范一凡接到了西部地区某市法院的传票,因长期工作生活在河南濮阳市,为免来回奔波之苦,他便申请网上开庭,却被告知当地无法实现。
无奈之下,范一凡驱车千里赶去开庭。不巧的是,刚到当地又接到了濮阳市华龙区法院的开庭传票,并且两场庭审时间冲突。不过这一次,范一凡不急不躁:他向华龙区法院申请网上开庭,同时说明理由,请求法官将庭审时间改在晚上。
申请很快获准。当天晚上,华龙区法院法官加班,“云”间开庭,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庭审。
“说实话,那一刻真是为河南法院自豪,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智慧法院让律师和当事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我要为河南法院点一个大大的赞!”范一凡说。
“云”立案、“云”调解、“云”庭审,河南法院聚焦群众司法需求,不仅将信息化贯穿诉讼全过程,便民利民,还将这朵“云”延伸到了基层社会治理中,将服务群众的关口前移。在清丰法院,借助全县网格治理优势,该院首创诉源治理信息化平台,推动多元解纷智慧化,化解基层矛盾。
“不给个解决办法,我们要到法院告!还要到上面信访!”2020年,该县阳邵镇董石村的20户村民把镇政府大门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承包了村内的苹果园,因政府建设惠民工程,村民与村委会解除了土地租赁合同,但双方就补偿费的分配问题迟迟达不成一致,调解员磨破了嘴皮也无济于事。
眼看矛盾逐渐升级,网格员及时预警至法院诉源治理平台,清丰法院古城法庭庭长库锁庆联合网格员、调解员立刻赶赴现场。
“你们承包地里的果树苗木,是要作价补偿的,但土地属于村集体财产,这部分补偿款肯定不能分给个人,这是法律规定的。”库锁庆对村民讲法律、说政策,两趟跑下来,村民都理解了,纠纷就地化解。
“法官在群众心目中有天然的权威,调解纠纷时能发挥巨大作用。把矛盾消灭在源头,也能有效减少诉讼。”库锁庆说。
赵永正介绍,两年来,清丰法院共诉前化解纠纷9360起,万人成讼率持续走低,激活了“把非诉纠纷挺在前面”的智慧动能。
为民、便民,是河南智慧法院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河南法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不仅给群众诉讼带来极大方便,也是司法为民的重要体现。”全国人大代表郅慧说。
如今,通过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当事人可以实现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超过90%案件可采取网上立案、预约立案,当事人通过电脑或手机客户端即可在线完成咨询立案、提交材料、缴纳费用、接收文书、跨域立案等诉讼事项。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已网上立案83.9万余件、网上交费102.1万余笔、网上开庭20.3万余场、网上调解56.77万余件,电子诉讼总量稳居全国第二名。
法官在云上法庭审理案件。濮阳华龙区人民法院供图
助力审执提质增效
“智慧法院”方便诉讼,也提高了法官的办案质效。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武丽娟说,以前法官们白天忙于开庭、调解、会见当事人,到了晚上,整个办公楼灯火通明,大家几乎都在电脑前敲文书。现在,文书智能编写系统可边看边写,电子卷宗信息直接复制,快捷高效不易出错。“效率提高了,我就有更多精力开展调解和现场走访的工作,案件质量也无形中提高了许多。”
华龙区法院法官孟迎春主要负责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保险公司分布天南海北,有了线上庭审系统,距离不再是阻碍,她所在的团队结案效率提升了一倍不止。特别让她点赞的是类案信息推送功能,系统会自动推送关联案件信息、类似案例、法律条文可供参考。“这就避免出现类案不同判现象,有效保证了案件质量。”
“信息化办案提高了法官的工作效率,让法官的审限意识越来越强,同时办案全程留痕,也规范了法官的执法行为。让群众在案件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华龙区法院院长李凌燕说。
长期以来,案多人少困扰各级法院。河南法院试水人工智能法官助理,协助审判。试点法院选取金融借款纠纷、信用卡纠纷、物业合同纠纷等无争议或争议较小的案由,实现立案、分案、排期、送达、生成文书、归档等全流程全链条要素式审理。
9天,一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结事了。“要素式审判”效率让双方当事人吃惊。这是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今年8月办理的一起案件。法官杨关在庭审前了解到该案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双方当事人争议不大,便决定采用“要素式审判”方式。庭审中,法官对事实要素逐项确认,庭审过程简洁流畅、透明高效,案件当庭宣判。庭审结束后20分钟,判决书就发送到了当事人手机上。
案件审理插上“智慧”翅膀,执行也越来越智能化。在金水法院,执行法官在自动化查控平台上一键输入,系统就可24小时批量查询被执行人资产并自动冻结,将执行法官从单一、机械的事务性查控中解放出来。
“智慧法院让办案人员从可由机器替代的节点性系统操作中彻底解放,我院审判、执行质效指标明显提升,形成数据赋能提速的新效能。”金水区人民法院院长闫明说。
河南全面建成服务所有法官、覆盖所有案件、打通所有流程的网上办案系统。全省法院建成700多个科技法庭,实现多媒体证据展示、远程审判、庭审语音自动识别等功能,庭审时长平均缩短30%。文书智能辅助生成和智能纠错、裁判偏离度风险预警等功能,在提高审判质效的同时,大大缩短了当事人的诉讼时间。今年以来,全省法院诉讼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99.82%,主要审判效率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焦作中院的“阳光执行”微信小程序。人民网 王佩摄(资料图 )
促进司法公正规范
走进焦作市人民法院审判管理中心,眼前的大屏幕不断切换画面,审判管理可视化系统正在对焦作全市法院执法办案进行实时监控。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可以随时对全市两级法院72个法庭的庭审实况进行智能化巡查,对庭审违规行为取证、留痕、自动生成巡查报告,实时在全市法院进行通报。
在执行环节,焦作中院在全省率先上线“阳光执行”微信小程序,申请人可以随时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在线与执行法官留言沟通,从收案到结案,执行案件办理过程全程可查询、可公开。目前,焦作全市法院通过智慧执行取证留痕案件7万余件,关注“阳光执行”微信小程序的申请人近5万人。
“智慧法院不仅提升了办案质效,也让法官办案更规范,法院工作更公开透明。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司法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刘勇说。
以完善司法权制约监督体系为目标,河南法院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涵盖人案权三维度、覆盖审判执行全流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智能化制约监督体系,促进河南三级法院司法制约监督落实到位,做到放权不放任、权责相统一。
“我们将法院调解平台与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双向互联,实时管控诉前调解期限,有效解决控制和迟滞立案问题;立案后系统随机分配承办法官,从源头堵住‘人情案’‘关系案’;案件临近审限会预警,超审限会进行评查等,有效防止执行数据‘灌水’和反复立结案的问题……”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信息处处长王晓东说。
目前,河南全省法院已通过智能化措施全面落实院庭长对“四类案件”的监督管理职责,防止违规干预;所有审判执行流程节点均通过信息化方式实时推送,让当事人能够及时了解办理进程,深入推进阳光司法;推进诉讼服务线上线下好差评,让群众监督办案、感受公正。
“智慧法院建设工作是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推动司法数字化、智能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的关键举措。河南法院将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司法规律深度融合,持续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与应用,更好地服务审判执行、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的需求。”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有关领导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