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宇 摄
“俺们把土地流转出去,每亩有几百元收入,然后在种植基地打短工,一天能挣100多。工资当日就能结算。”5月25日,息县包信镇香蒲园村的迷迭香种植合作社放眼望去,绿油油的迷迭香布满田间地头,微风拂过,芳香扑鼻。团结组65岁的脱贫户方瑞在田间育苗、起苗,她的老伴儿张海民负责合作社的抗旱、除草工作。一家人稳定脱贫,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香蒲园村像方瑞这样流转自家土地给村集体,通过在合作社打工达到增收脱贫的农户还有很多。
香蒲园村支部书记马波介绍:“我们村在不断探索产业扶贫的新模式,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实效。现在,合作社每年可安排用工不少于2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0人,贫困人口人均可增收2000元左右。”
马波口中的新模式便是“党支部+合作社+农户”。2017年6月,这位80后的小伙儿带着对家乡情结和党员的义务放弃在外创业年收入200多万元的优厚条件,返乡任职。
“在香蒲园村当一天支部书记,就要为改善家乡面貌和村民生活条件而努力!”正是带着这种信念,现在的香蒲园村全村所有村民组通上水泥路,农村电网实现升级改造,安全饮水全村覆盖,新修水渠保障全村土地旱涝保收,和谐家园完成集中安置……
2018年下半年,香蒲园村流转农户土地500亩,开始立足村情走“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特色发展之路。
2019年,香蒲园村村委会找来本镇外出创业人士韦纯秀和她的儿子邹笛在村里建立河南省豫息迷迭香种植合作社。合理规划400亩种植基地,100亩育苗基地。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又能帮助村集体、贫困户增强“造血”功能。
“除了迷迭香,我们还有青阳辣椒、越冬菠菜、香葱、西兰花、秋葵等,专供韩国、郑州方大集团生产泡菜和果蔬制品。”马波介绍,为打消合作社和农户的顾虑,他承诺如果有亏损由他兜底。2019年为在合作社务工的农户发放工资18万元,当年合作社纯收益20万元。
绿油油的迷迭香小苗带着湿漉漉的泥土,被捆成一捆一捆,豫息迷迭香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韦纯秀说:“今天就有10万株苗准备发往罗山、商城、固始、安阳等地,都是种植户预订的。”
因有专业的技术支撑,育苗存活率高,合作社与息县息半夏药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订单式合作,成为其指定育苗基地。“今年麦收后,还将再次流转土地1000亩,扩大规模。香蒲园村还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马波满怀期待地说。(息县县委宣传部 赵国民 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