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浩蕩黃河奏響新時代樂章(江河奔騰看中國)

本報記者 寇江澤 劉溫馨 劉雨瑞
2022年10月02日08: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浩蕩黃河奏響新時代樂章(江河奔騰看中國)

  位於寧夏中衛市的黃河黑山峽河段。

  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攝

  制圖:蔡華偉

  黃河浩蕩,九曲連環。發源於青藏高原,橫貫9個省份,奔騰萬裡,潤澤兩岸。

  全長5464公裡的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為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而不懈奮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沿黃9省份,先后兩次主持召開座談會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黨中央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沿黃各省份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黃河大合唱”越來越動人。

  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

  碧波蕩漾,川流不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尕讓鄉希望村,村級河長李寶林每天都會到黃河岸邊走一走:“打小長在水邊,現在擔了河長的責任,走走看看心裡才踏實。”

  黃河蜿蜒流淌。在貴德縣,因泥沙含量低,河水清澈,有著“天下黃河貴德清”的美譽。然而,因亂佔、亂採、亂建等問題,母親河一度容顏晦暗。貴德縣全面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拆除違法建筑5.42萬平方米,清除非法圍堤4.6公裡,設立縣、鄉、村三級河長、湖長232名。

  近年來,貴德縣不斷探索“智慧巡河”新模式,利用無人機巡護,對重點河段開展視頻監控,通過科技助力河湖長擔責,提升環境管理精細化水平。“白天我們巡河,晚上監控‘上夜班’。”李寶林說。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沿黃各省份下大力氣進行大保護、大治理,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

  持續推進國土綠化,生態環境大變樣。山西省呂梁市臨縣借助造林合作社,在沿黃的磧口等鄉鎮開展生態修復綜合治理。“以前隻會在山上刨食,山越刨越荒,人越來越窮。現在大家在山上種樹,環境好了,腰包也鼓了。”磧口鎮高家塔村村民高金有說。

  健全防洪減災體系,保障黃河長治久安。河南推進黃河堤防建設、河道整治、灘區治理、生態廊道建設,黃河下游河南段“十三五”防洪工程和沁河下游防洪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兩岸501公裡標准化堤防全線建成。

  退耕還濕、退養還灘,濕地成為鳥類樂園。渤海之濱,山東省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原先的光板地、鹽鹼灘,變成了水草豐茂的大美濕地,黃河口水質明顯改善並穩定在Ⅱ類。“保護區的鳥類增加到371種,每年經這裡遷徙過往的鳥類超過600萬隻。”保護區管委會高級工程師趙亞杰說。

  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黃河流域完成初步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積達25萬多平方公裡,水土流失面積比1990年減少了48%。去年黃河干流全線達到Ⅲ類水體,到今年已實現連續23年不斷流,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

  “黃河寧,天下平。”九曲黃河活力煥發,浩蕩東流。

  堅定走綠色、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山西省壽陽縣潞安化工集團新元煤礦調度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輕點鼠標,大屏幕上井下瓦斯濃度、溫濕度、作業數據等一目了然。智能化改造讓煤炭開採變得更安全、高效、智能、綠色。

  近年來,山西持續推進煤炭行業智能化建設。同時,持續促進發展轉型,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由2012年的290家,增加到2021年的3553家,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黃河流域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農牧業生產基地。沿黃省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走綠色、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加強全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各省份大力推動農業、工業、城鎮領域節水,流域400余個縣域全部達到節水型社會評價標准。

  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青海涌現一批自主技術國際領先的“專精特新”企業,光伏、鋰電產業實現集群發展,全國每生產3塊鋰電池,就有1塊出自西寧。甘肅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十大生態產業增加值已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7%。寧夏形成完整的風光電儲全產業鏈,單晶硅棒產能約佔全球1/5。河南構建智能裝備等戰略新興產業鏈,近10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13.3%。

  構建區域城鄉發展新格局。寧夏加大力度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鄉村產業振興。內蒙古著力促進農牧業產業化、品牌化,並同發展文化旅游、鄉村旅游結合起來,增加農牧民收入。山東探索集體統一經營、資產盤活運營等特色發展路子,農民專業合作社達24.5萬家,家庭農場達10.5萬戶。

  “水資源節約利用水平穩步提升,流域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洪澇災害應對能力顯著增強,能源保供和綠色發展水平持續提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司副司長曹元猛表示。

  在發展中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黃河灘區生活了大半輩子,現在住進舒服的高層樓。”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裡街道孝興家園,年近八旬的居民於家雲說。孝興家園是山東省單體規模最大的黃河灘區遷建工程。近年來,山東省通過外遷安置、就地就近筑村台等方式,全面完成灘區群眾遷建任務。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沿黃各省份在發展中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在甘肅,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比例每年都達80%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連年高於經濟增速,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事業有了長足發展,養老服務設施覆蓋95%的城市社區和55%的行政村,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2.9%。

  在陝西,蘋果種植“觸網上線”,助力鄉村振興。“種蘋果收入上來了,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延安寶塔區河庄坪鎮萬庄村農民張春德腰包鼓了,年收入增長到十幾萬元。

  在山西,保障有力有效的社會救助體系逐步構建,織密織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網。全省建成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近7000個,惠及農村老人40余萬人。

  在山東,從發展服務業到產業升級,從減稅降費到技能提升,一項項政策落地,打開就業空間。10年來,全省城鎮新增就業持續保持在110萬人以上。

  河南省鄭州市花園北路,一大早,黃河博物館迎來一批游客。“既要展現黃河悠久歷史,也要挖掘、講述好展品蘊含的時代價值。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母親河、保護母親河。”黃河博物館講解員張笑蕾說。

  講好黃河故事,傳承黃河文化。近年來,河南開展黃河流域省級非遺項目調查,初步建立黃河文化遺產資源大數據庫,加快推進殷墟遺址博物館、漢魏洛陽城遺址博物館等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建設。

  江河奔騰,生機盎然。“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奏響新時代的澎湃樂章。

  (相關報道見第五版)

(責編:慎志遠、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跟著總書記看中國丨東岳老楊脫貧記
  • 第九屆“博博會”落幕
  • 千裡援瓊 同心戰“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