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區普通初中公、民同招,全部免試入學,6月17日至18日報名
鄭州“小升初”比去年增加 22個班

昨日上午7點半,鄭州市一所初中門口,學生正走進校園。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譚萍文白周峰攝影
今年,鄭州市區普通初中繼續實行公、民同招,全部免試入學。昨日,鄭州市教育局發布今年小升初入學政策,大河報·豫視頻記者從新聞通氣會上獲悉,鄭州市內九區2022年共有小學畢業生82475人,普通初中共編制招生計劃1829個班,比2021年增加了22個班,6月17日~18日報名。
劃片招生,免試就近入學
今年,鄭州市區公辦初中仍然堅持免試相對就近分配入學。學生就近入學,要堅持“三個原則”,即堅持適齡兒童少年隨父母生活的原則,堅持以適齡兒童少年隨父母生活家庭實際住址為准的原則,堅持戶籍與父母生活家庭實際住址一致的原則。父母不在本市生活的隨監護人。
公辦初中劃片怎麼劃?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了解到,今年,鄭州市區公辦初中招生依然堅持“以縣為主,屬地管理”的工作機制,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目標要求,從實際出發,根據轄區內適齡兒童少年人數、學校布局、學位數量、交通狀況等因素,科學合理劃定每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片區范圍。
6月17日~18日報名
今年,鄭州市區初中的報名時間為6月17日~6月18日。
鄭州市區小學畢業生按要求如實詳細填寫《2022年鄭州市市區小學畢業生就近入學報名登記表》,並由家長簽名,提交畢業學校,畢業學校審查相關証件,做好小學畢業生家庭住址的審定工作。家庭住址不在畢業學校所在區、符合跨區報名的學生,由各區中招辦統一辦理。
具有鄭州市區常住戶口在外地就讀的小學畢業生,攜帶相關証件(戶口簿、父母身份証、房屋所有產權証、義務教育証書等),按規定時間到家庭住址所在區中招辦報名點報名。
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須提供鄭州市居住証、父母一方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或營業執照、戶籍所在地的戶口簿、父母身份証,到實際居住地所在區中招辦報名點報名。
鄭州外國語中學推薦生計劃招收6個班
鄭州外國語中學是外國語特色學校,在實行免試就近入學的同時,部分學生實行推薦生入學制度,區教育局審核,報鄭州市教育局同意。
2022年,推薦生計劃6個班(含英、法、德等語種),面向中原區2個班,面向金水區、二七區、管城區、惠濟區、高新區、經開區、鄭東新區、航空港區4個班。
各區、各開發區按1︰1的比例分配到各小學,各小學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確定推薦對象。
保障殘疾兒童少年入學
大力推進融合教育,優先採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方式,就近就便安排適齡輕度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中、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安排至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對需要專人護理、不能到學校就讀的安排送教上門,依法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
對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子女、符合條件的引進高層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類符合優撫條件的優待對象予以適當照顧﹔要落實《義務教育法》及相關政策規定,按有關要求和程序,對少數民族小學畢業生入鄭州市第六初級中學(原鄭州市回民中學)予以適當照顧。
嚴控班額,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各區、各開發區要因校施策,嚴格控制和合理調整大班額、超大校額學校的招生計劃,嚴格控制初中七年級的班額,每班不超過50人。特殊地段,因生源較多,確需突破規定班額的必須報區教育局批准。
完善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體制機制,積極採取集團化辦學、教育共同體、結對幫扶等方式,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加強“新優質初中”建設,發揮優質學校的示范輻射作用。
“十項嚴禁”規范招生工作
招生期間,各區各校要認真貫徹落實“十項嚴禁”紀律。
嚴禁無計劃、超計劃組織招生﹔嚴禁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嚴禁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採用社會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嚴禁任何學校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挂鉤的“捐資助學款”﹔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証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証明等作為招生依據﹔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嚴禁義務教育學校對學生進行成績排名、宣傳考試“狀元”和升學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