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綜合體風光 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宣傳部供圖(資料圖)
大雪節氣剛過,走進三門峽市陝州區西張村鎮窯店村,登高遠眺,白雪覆蓋下的山景格外壯觀,鄉村“網紅景點”甘山晟境就坐落在這裡。流連其中,錯落有致的民宿清新古朴,車廂改造的餐廳別具一格,隨處可見的風景更是引人入勝。
甘山晟境景區自打今年國慶節開門迎客,就迅速成為三門峽人周邊游的好去處,森海花田、花間舞台、鬆鼠王國、叢林餐廳等多處景點成“爆款”。據不完全統計,十一黃金周期間,吸引游客近兩萬人。
聚集了人氣,自然帶動周邊鄉村的發展。周邊村民有的進入景區工作,當起了保潔員、綠化工、服務員,常常景區這邊一個電話,窯店村村黨支部就組織一批臨時隊伍,不出遠門就在家門口打零工。
“以前沒有產業的時候,我們就是種地養家糊口,這兒海拔高,庄稼產量低,風雪也多,有好幾年都絕收了。現在有了這個田園綜合體,有了甘山晟境,留守在村裡的一百多戶村民,能干得動活的都在景區工作。一到周末,來旅游的人可多了。”河南窯店村的村支書薛增峽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說起家鄉的變化,他頗有感慨。
景區游客多了,周邊及沿路的經濟也帶活了。蘋果、南瓜、小米等農產品也成了游客到甘山晟境游玩帶走的農產品,“村裡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干不了別的,就在家做點辣椒醬,一天都能賣掉幾十瓶,隻要勤快,不愁掙不到錢。”薛增峽說。
景區火爆的背后得益於前期鄉村新業態的謀劃。當地採取“村企結合”的方式,帶動鄉村發展,由企業打造的田園綜合體依托甘山國家森林公園、甘山晟境等景點,採取景區帶動、綜合開發、整村推進和“公司+農戶”等方式,按照“一鄉(鎮)一色、一村一品、一家一藝”發展原則,引導和幫助貧困群眾開發蘋果、紅薯、谷物、豆類、油葵等小雜糧等特色旅游產品,支持發展農家樂餐飲服務,拓寬貧困戶就業門路,實現以旅游業為引領的精准扶貧。
景區負責人楊明介紹,甘山田園綜合體規劃區涵蓋的兩個行政村三個自然村,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方式,通過甘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窯店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甘山果香田園綜合體+窯店村周邊村民的形式,堅持“三產互動、綜合一體”的融合發展理念,依托特色林果等農業,集約化配置資本、技術以及資源進行加工包裝,帶動休閑旅游、電子商務、創意文化等產業進行有機整合,實現了農業產業鏈延伸、產業范圍擴展、帶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和貧困戶穩定增收。
“通過土地流轉,產業扶貧,窯店村的三百多戶村民都已經成功脫貧,現在參與園區建設的村民有300多人,其中貧困人員40人,每個人年均收入都有5萬多。”楊明說。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就能重新煥發生機。”三門峽市陝州區委副書記、區長胡志權說。陝州區立足惠民農業資源,充分挖掘地方文化,隨著對古村農業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和對村落建筑文化的挖掘與延續,外出務工的村民願意回家了,貧困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古老的甘山正蛻變為一座造福當地百姓的“福山”。(王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