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魯山縣馬樓鄉山岔口村彭山,村民李紅兵正在自家梨園管護果樹。“再有十來天,我們的梨就成熟了,后期的管護也很關鍵,如果有壞果我們得及時給摘下來。”李紅兵說。
“這種梨成熟后通體赤紅,在陽光的照射下,像一顆顆耀眼的紅寶石,折射出誘人的光澤,我們都叫它為紅洋梨。”李紅兵摘下了一顆被小鳥啄過的梨,接著說:“我們這裡群山環繞,空氣清新,土地肥沃,雨水豐沛,所以這些梨才長得大而多汁。不同於其他梨,紅洋梨是軟軟的,酸甜可口,入口無渣,所以老少皆宜。為了能讓廣大朋友們吃到健康的梨,我們堅持不打激素農藥,讓紅洋梨自然健康長大,是純綠色、無公害食物。”
彭山,群山環繞,植被茂盛,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山岔口村充分利用荒山資源,種植無公害水果,運用無公害水果種植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現已規模種植紅洋梨3千畝,近十萬株。
“我這不用出遠門,過來幫個忙,每天輕輕鬆鬆都能掙60元錢。”同樣在果園干活的該村貧困戶王改命高興地說。李紅兵家有50畝果園,今年為了提高果樹產量,他邀請林果專家傳授經驗,並雇佣4名村裡的貧困戶幫忙管護果木。“我是一名黨員,以前還當過村主任,雖然現在退下來了,但我還是想著能盡我所能幫助鄉親們。”經過辛勤勞作,李紅兵的果園今年的產量較往年有了很大提高,每畝產量可達5000斤。
李紅兵介紹,7月初是紅洋梨的成熟季,歡迎廣大朋友前來採摘、品嘗、選購,為扶貧產品獻出一份愛心,幫助村民增收致富。(中共魯山縣委宣傳部 馬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