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溝縣以打造“中原菜都”為抓手,以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契機,以帶動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為目標,充分發揮和挖掘自身蔬菜資源優勢,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完善頂層規劃,創新帶貧模式,壯大扶貧企業,實現了產業發展和帶貧增收的“多贏”。目前,該縣蔬菜播種面積52萬畝,年均產量370萬噸,蔬菜扶貧基地(扶貧產業)達到14家,直接受益農戶達到2100多戶,受益資金330多萬元,人均受益1570元。從事蔬菜產業鏈的貧困群體達到2000人,年增收達到3000元以上,為貧困群眾架起了脫貧致富的橋梁,使扶溝縣決勝脫貧搭上“高速通道”。
打造菜都“趟”路子。扶溝縣堅持建設“中原菜都”和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發展思路,依托20個蔬菜產業基地,打造蔬菜產業核心樣板區、鄉村振興樣板區、蔬菜物流樣板區、設施種植樣板區、田園綜合體樣板區、鋼骨架大棚樣板區、太空韭菜樣板區和萬畝韭菜樣板區。建設以曹裡鄉為主的黃瓜小鎮、以韭園鎮為主的韭菜小鎮、以柴崗鄉為主的西紅柿小鎮、以固城鄉為主的西甜瓜小鎮、以練寺鎮為主的越冬荊芥小鎮,以呂潭鄉為主的西蘭花小鎮、以包屯鎮為主的辣椒小鎮。總面積達到25.1萬畝,預計實現綜合產值58億元,從事蔬菜種植、加工、銷售、運輸及其相關產業的人員達到10萬人,直接或間接帶動貧困人員達到2.9萬多人,趟出一條屬於扶溝自己的特色蔬菜產業增收脫貧之路。
創新模式“添”動力。2020年,扶溝縣投入整合資金6000萬元,制定了《扶溝縣2020年產業扶貧獎補資金項目實施方案》,採取“直接扶持、務工獎補、合作經營、資產收益”四種帶貧模式,大力發展保護地蔬菜種植,進一步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一是直接扶持模式。對發展保護地種植產業的貧困戶,按照畝均2萬元,戶均最高3萬元的標准,鼓勵有勞動能力、有發展意願的貧困戶走發展日光溫室、巨型棚、鋼骨架棚脫貧的道路。二是務工獎補模式。對落實帶貧協議(用工協議2年以上)、明確工資標准(月工資不低於1640元)、帶貧效果明顯(年收入不低於5000元)的帶貧企業,每帶動1名貧困戶務工,可享受貧困戶年務工總收入20%的獎補政策,激勵更多的企業吸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脫貧﹔三是合作經營模式。以村集體為單位,在貧困戶知情、自願的基礎上,按照戶均2萬元的標准,將到戶產業扶持資金入股到帶貧主體,村集體與帶貧主體結成聯股、聯利共同體,並簽訂3年以上的合作協議,帶貧企業每年按照不低於入股資金同期銀行貸款基准利率1.5倍的標准定期向貧困戶保底分紅,合同到期后,入股本金及時退還貧困戶,確保貧困戶負贏不負虧。四是資產收益模式。按照戶均2萬元的標准,採取財政全投的方式,統一實施烘干房、冷庫、日光溫室、巨型溫室等設施農業項目,所形成的資產和收益歸項目村村集體所有,由村委每年按照不低於投入資產總額的8%收益率租賃給第三方,以此增加村集體經濟收益和特困家的救助,建立貧困戶長期穩定增收渠道。
壯大企業“建”載體。一是技術支持。以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河南省蔬菜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為依托,為扶貧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扶強培優蔬菜產業。二是資金支持。投資616萬元,對扶溝蔬菜研究院9760平方米智能化溫室進行改造﹔投資99 萬元,新建裝備式日光溫室4620平方米﹔投資106萬元,河南綠久農業有限公司新建鋼管架大棚60000平方米﹔投資171萬元,新建智能化溫室6912平方米﹔投資1006萬元,建設曹裡鄉連棟育苗溫室9600平方米、橢圓管育苗24000平方米、公棚6000平方米﹔投資412萬元,建設批發市場及配套農產品檢測中心和電子結算中心等﹔投資27萬元,扶持9個蔬菜企業申報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或農產品地理標志﹔在汴崗鎮、呂潭鄉、柴崗鄉等鄉鎮建設存量為2000噸的冷庫10個,在汴崗鎮、固城鄉建設日烘干10噸鮮辣椒生產線10條。通過加強產業的全鏈條扶持,扶強培優扶貧產業。三是政策支持。縣裡出台政策,對於帶貧能力20戶以上、帶動貧困戶年均增收10000元以上、貧困戶滿意度高、社會口碑好且健康運行的帶貧主體,一次性給予5萬元的資金獎勵﹔帶貧主體帶貧期間,凡被認証為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或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分別給予2萬元、4萬元、6萬元、8萬元的獎勵﹔對符合條件的帶貧企業,每帶貧1戶貧困戶,可享受“3年以內、基准利率、10 萬元”規模的精准扶貧企業貸款支持。
拓寬渠道“促”增收。蔬菜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拓寬了貧困戶的增收渠道,累計帶動6100貧困戶穩定增收,實現了產業發展、企業壯大、貧困戶脫貧的“三贏”目標。一是自主發展增收。貧困戶在承包地和承租地上建棚3-5畝,自己管理,統一銷售,年可收入3-5萬元以上,還可享受產業補貼和小額信貸政策。二是轉移就業增收。扶貧基地和扶貧企業以及新型經營主體,吸納貧困戶轉移就業,簽訂用工協議,貧困戶參與種植、運輸、交易等蔬菜的各個環節,每天務工收入在60-150元之間,年收入達到1.2-3萬之間。三是土地入股增收。貧困戶把土地流轉給產業扶貧基地,每畝每年收取1000元土地租金,貧困戶優先在基地打季節工,每年務工收入6000元以上。四是股份合作增收。貧困戶使用獎補資金與企業結成聯股聯利共同體,簽訂3年以上的合作協議,貧困戶通過合作幫扶、股份幫扶,實現增收。五是資產收益增收。貧困戶使用獎補資金,投資給村集體,建設烘干房、冷庫、日光溫室、巨型溫室、鋼架棚、巨型棚等設施產業項目,由村委租賃給需求方,貧困戶通過資產收益實現增收。(扶溝縣委宣傳部 谷志方 高慧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