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湛河區將深入貫徹全市宣傳會議精神,把握宣傳思想工作之“大勢”,明確宣傳思想工作之“要求”,抓准宣傳思想工作之“關鍵”,守正創新,擔當作為,以宣傳思想工作高質量推進湛河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強理論武裝,讓黨的理論扎根干群心間。
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推動“五種學習方式”制度化、常態化,把學習講話與請專家、請領導授課相結合,打造中心組學習“示范班”、“示范課”。用好“八種宣講方法”,建強“十支宣講隊伍”,進農村、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用接地氣的形式宣講黨的政策,用生動的群眾語言把黨的理論播撒到干群心間。組織開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高質量發展”理論宣講。策劃推出“理論故事會”、“學習進行時”等新媒體作品,用短視頻、微傳播的方式講理論,讓理論宣傳更富穿透力、更具感染力。提高“學習強國”注冊率、參與度和當日活躍人數,舉辦“學習強國”知識競賽,開展“學習達人”挑戰賽第二季,推動黨員干部學習常態化。
二是嚴管宣傳陣地,讓主流意識形態佔領每個角落。
認真落實好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壓緊意識形態“四種責任”,嚴格落實各類陣地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制度要求。壓實主管主辦和屬地管理原則,絕不給錯誤思想觀點提供任何傳播渠道。進一步明確媒體採訪接待及輿論監督稿件、領導批件、群眾來件的辦理職責,規范新聞媒體採訪接待辦理流程,強化突發公共事件輿論引導管控。加強對社科報告會、講座、研討會、新聞發布會、領導同志刊發署名文章、各類演出活動、出版物市場、網絡營業場所的審批、管理。加強“掃黃打非”基層站點規范化、標准化建設,年底全區實現基層站點全覆蓋。管好管活傳統媒體陣地,管好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型網絡意識形態陣地。面向基層,面向農村,面向社區、面向群眾,創新宣傳手段,轉變宣傳方式,打通宣傳陣地發揮作用的“最后一公裡”。
三是做好正面宣傳,讓“湛河好故事”發出“湛河最強音”。
加強新聞頭條策劃和通訊員隊伍建設,組織主流媒體“高質量發展湛河行”系列集中採訪活動,上大報,上大稿,上重要位置,上重要時段。協調主流媒體資源,圍繞湛河新區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的推進情況,開展高層次、大范圍、高密度、多頻次的集中宣傳報道,做到報刊有文,喇叭有聲,電視有影,網上有形。充分運用“兩微一報”等新媒體平台,大力宣傳報道黨的建設、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優秀人物,講好 “湛河好故事”,發出“湛河最強音”。舉辦@湛河微視頻、百姓故事會大賽,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提升湛河區對外形象。加快融媒體中心建設步伐,盡快實現區融媒體中心人員到位、設備到位、融合到位、運行到位。
四是弘揚精神文明,讓時代新風勁吹湛河大地。
加大精神文明建設力度,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開花結果。深化“六項集中整治”,健全文明城市工作創建機制,對各鄉(街道)進行全面模擬測評。持續開展“六個文明”實踐活動,讓文明創建活動轉化為市民文明自覺養成。出台《湛河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實施方案和考核方案》,培育有特色、有亮點的活動項目和工作品牌。深入開展以文明村鎮創建和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新鄉賢和孝善之星評選為主要內容的“一創四評”表彰活動,拓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選樹一批“鄉村好媳婦、好婆婆”。大力推廣志願者服務活動,把培樹先進典型作為弘揚社會風尚的重要抓手。依托區志願服務聯合會和志願服務中心,加強鄉(街道)、村(社區)志願服務所(站)建設,制定志願服務建設標准、運行機制、工作流程,推動志願服務活動規范化,深入開展。
五是致力激濁揚清,讓正能量充盈網絡空間。
認真落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安全工作責任制,不斷強化網絡管理和互聯網內容建設,規范傳播行為,管好新媒體業態,讓主旋律、正能量充盈網絡空間。把各單位輿情應對處置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納入精神文明建設考評內容。建立完善全區輿情信息監測、收集、報送、研判、處置制度,做到輿情管控規范化、科學化、精准化。培養思想素質好、政治敏銳性強、理論功底深厚、善講“網言網語”的輿情監測員和網評員,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分析研判,第一時間妥善處置。加強互聯網業務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各級各單位對互聯網規律的把握能力、對網絡輿論的引導能力、對信息化發展的駕馭能力、對網絡安全的保護能力。開展“清朗”“淨網”等專項行動,協調各方面力量,形成強大的網絡治理合力,確保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和網上空間清朗。
六是繁榮文化事業,讓群眾在快樂中健康生活。
實施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計劃,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文化的需求,建立群眾“點單”、專業組織“接單”、政府“買單”的文化供需機制。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不斷提升“百姓文化雲”、“農村電影放映”文化服務平台功能。籌備好慶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大型主題頒獎晚會,創作完成《湛河之歌》。組織“歡歌唱盛世 幸福頌湛河——文化活動天天演天天樂”工程,抓好“歡樂中原”、“廣場文藝”、“戲曲進校園”等群眾文化活動。加強文藝作品創作,推出一批湛河文化題材文藝精品。組織開展“五個一工程”等文藝類獎項申報評選,加大評選成果的宣傳展示。編制“十四五”湛河區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培育“李綠園故居”、“陳家大院”等文旅特色品牌建設。
七是帶好宣傳隊伍,讓專業人才在實踐中增長本領。
加大優秀宣傳人才的選拔選調和政策理論、業務知識培訓力度,配齊配強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專業人員。實施“十百”人才培養工程,依托“大學習”活動,分專題請上級領導、專家學者、機關干部以及各鄉(街道)宣傳骨干開展學習交流,用三年時間推出10名宣傳思想文化優秀人才、100名基層宣傳思想文化骨干人才。加強區委宣傳部機關黨的建設,爭創“出彩模范”機關,定期開展紅色文化主題體驗等教育活動。加大“四力”教育實踐力度,持續加強新聞發言人、新聞通訊員、網絡評論員、志願者服務“四支隊伍”建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堅定、眼界寬廣、業務精湛、紀律嚴格、作風務實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壯大意識形態工作主力軍。(作者系平頂山市湛河區委常委、宣傳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