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所生產的原生態產品,飛出小山溝,俏銷北京、上海等國內大中型城市,成為城市居民喜愛的健康營養食用油!”4月22日,河南三源糧油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鄭志成告訴筆者。
筆者在該公司看到,在灌裝車間內,工人們忙碌有序地在流水線上作業﹔產品檢測中心,幾名檢測員正在對新購進的原料進行嚴格的化驗......
鄭志成介紹說:“作為生產入口食品的加工企業,三源糧油公司建立健全了質量和食品安全控制體系,嚴把產品質量安全關,從原料收購、產品加工、成品包裝等各個環節全方位監測,先后通過了ISO9001質量控制體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控制體系認証。”
據悉,三源糧油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冷榨花生油生產線,先后榮獲12項專利技術和4項科研成果,是實力領先、規模領先、技術領先的“中國冷榨花生油大王”,其產品以非轉基因、工藝新、脫紅衣、制作精、含鋅高、油煙少等特點成為全冷榨花生油行業的領導品牌。
近年來,桐柏縣持續實施“生態強縣”戰略,把食品安全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緊抓不放,以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為載體,狠抓有機產品認証和各個生產體系建設,為生態富強和諧桐柏建設增光添彩,確保廣大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追根溯源,嚴把源頭准入關。建立健全食品風險管控平台,日常監管、執法辦案、抽檢檢測、食品快檢、舉報投訴等系統上線運行,通過大數據分析及時發現問題,發布預警,消除隱患。建立健全食用農產品產地准出、准入制度,嚴格食用農產品產地准出與市場准入管理的無縫銜接。積極推進批發市場、超市、學校、醫院、餐飲企業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強化源頭監管,落實農業投入品購買索証索票、經營台賬制度,生產主體落實生產記錄制度。堅持從生產、認証、銷售等多環節對企業和產品進行監督檢查,常年定期、不定期開展執法檢查,嚴厲打擊違法經營、不誠信生產行為和假冒偽劣產品。推廣綠色(有機)農業技術,各鄉鎮新建(擴建)了農技推廣中心,培育科技示范戶,科技幫扶貧困村100多個。實行農作物秸稈還田,使用農家肥、沼氣渣肥等,杜絕使用化肥,大力推廣稻鴨、沼稻鰍共作模式,採取人工除草、除病株、捕捉地老虎及螻蛄等方式,滅殺清除地下害虫。積極開展省級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2019年成功通過驗收。
加大投入,部門聯動嚴監管。依托體制改革,不斷強化基層執法能力建設,實施省級監管基層所規范化、示范化創建。縣委、縣政府在人財物等方面大力支持,打通食品安全監管“最后一公裡”,從車輛配備、快檢設備配置、隊伍建設、制度建設等多方面入手,全力推進基層所規范化建設,確保基層所履行新職能、塑造新形象、開創新局面。積極構建“橫到邊,豎到底”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整合監管力量,提高監管效能。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上的工作銜接,逐步建立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鄉)鎮、村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作用,建立縣級、鄉鎮、村級三級聯動,部門互動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體系,實施食品安全風險分級管理,量化分級管理覆蓋率98%以上。持續推進智慧監管,加大“互聯網 +”在餐飲監管中的應用,加大“透明車間”“透明廚房”覆蓋率。截至目前,全縣開展各類明廚亮灶建設320余家,全縣中小學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建成率達 87.8%,在全市名列前茅。打造出“紅葉路、書香路”食品安全示范街兩條,打造以盤古學校、思源學校、梅園飯店、巴庄火鍋、左右時尚餐廳等“明廚亮灶”示范店20余家。
有機認証,生態“珍寶”出深山。立足山區生態優勢,以有機產品認証示范區創建活動為載體,打造優質農產品基地品牌,先后制定了《無公害桐柏玉葉茶》《無公害花生生產技術規程》等5個省級地方標准和《木瓜栽培技術規程》國家林業標准,扎實推進農業標准化示范區建設,建成了花生、木瓜兩個國家級產業標准化示范區及茶葉、水稻等5個省級標准化示范基地。先后對全縣10余種近90萬畝的農產品進行了無公害產地認定,10余萬噸農產品獲得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証,4個畜產品基地得到無公害認証。“桐柏山野茶”為南陽市唯一獲得有機認証的茶葉品種,是全國屈指可數的有機茶認証基地。“每年春茶上市時節,每天從外地慕名而來的購銷商絡繹不絕,我們所產的有機茶葉廣受市場歡迎,不但走進國內大中型城市,還搭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遠銷俄羅斯、越南等國家,去年公司出口創匯達960萬美元。”桐柏縣丹峰山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鄭沛介紹說。
南陽市人大黨組成員、桐柏縣委書記莫中厚告訴筆者:“食品安全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食品安全生產工作重在持續,難在持續,我們將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狠抓此項工作,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南陽桐柏縣委宣傳部 杜福建 楊玉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