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镇平:提升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2022年以来,镇平县深入推进“放管服效”改革,通过“全科受理”抓整合,定制系统“真服务”,“岗位练兵”测能力,“红榜黑榜”转作风,“把门问效”促服务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高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受到了企业群众的一致好评。
“全科受理”抓整合,让便民利企实起来。深入开展“前台综合受理、中台技术支撑、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无差别全科受理”新模式。通过在政务大厅A区设置12个综合服务窗口,配置统一的外屏显示器,以方便办事群众和企业查阅办事指南和一次性告知单等相关资料,运用线上线下机制促使“受审分离”,综窗人员负责咨询、受理,后台人员负责审核、决定,解决了办事群众往返奔波于不同窗口办理事项的不便,真正做到了“最多跑一次”。目前已梳理出1336项无差别全科受理事项,全部纳入政务大厅A区12个综窗受理,并在政府网站和政务大厅进行宣传,主动引导群众到综窗办理事项,进一步解决了群众在多个窗口往返排队的问题。
定制系统“真服务”,让政务数据用起来。定制开发了“真服务”评价监管系统,“真服务”谐音“镇服务”,把办事窗口、工作人员、评价平板一一对应,从群众进大厅-取号-窗口叫号-评价四个环节来监管窗口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实现评价内容可视化、办事效率可视化、窗口取号数量可视化、等待时间可视化、办理时间可视化。自该系统部署运行以来,群众排队秩序进一步规范,办事等待时间整体缩减了1/3,办事效率明显提升。同时,形成了群众对窗口服务人员的评议结果。6月份,15名同志被评为“服务标兵”。
“岗位练兵”测能力,让干部素质强起来。每季度在政务大厅窗口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邀请第三方作为评委,测试评价40个窗口单位工作人员209人次,末位淘汰、回炉深造9人。通过“比、亮、晒”以及“末位淘汰、回炉深造”等手段,达到以比促练、以练促用、以用促学、学用结合的目的,切实提高办事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红榜黑榜”转作风,让政务环境好起来。聘请第三方公司“神秘人”通过体验、问询、测评等方式,对各入驻窗口作风纪律、行为规范、服务质量等方面开展常态化暗访,实行“日查周评、按月通报、金榜免检”,根据反馈结果每周发布“红黑榜”,并由县委县政府督查中心就整改情况跟踪督办。截至目前,发布“红黑榜”榜单22期,累计评出红榜单位55个、黑榜单位52个,升级“红榜”评定“金榜”单位6个,集中约谈政府部门一把手9人,切实整改一批问题,改进了部门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改善了政务服务环境。
“把门问效”促服务,让群众满意提起来。领导干部做表率,深入大厅各个角落,亲身干、做表率,访群众、问质效,确保“把门问效”制度真落地、见实效;全员上阵勤问效,由机关干部和引导员担任“问效专员”,每日随机询问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详细了解企业需求和社情民意,帮助企业群众解决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问效问责促整改,定期对工作台账进行汇总分析,督查督办问题整改。今年以来,访问办事群众1947人次,交办整改问题248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办事群众的满意率从不足70%提升到目前的95%以上,实现了质的飞跃。(镇平县委宣传部 胡少佳 闻一文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