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山城区聚力打造老工业基地“一刻钟生活圈”建设新模式
去年9月份以来,鹤壁市山城区将“一刻钟生活圈”建设列为全区重要民生工程,在持续便利群众生活、构建优质服务体系等方面出实招、放大招、亮绝招,聚力打造有特色、可复制、易推广的 老工业基地“一刻钟生活圈”建设“山城模式”。目前已建设试点社区15个,总投资6.03亿元,惠及群众7万余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健全工作机制,凝聚攻坚合力
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建引领基层服务和社区治理为抓手,构建三级书记统筹抓、办事处主体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的建设格局。
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实施“12345”工作机制(擘画一张蓝图、立足两个实际、强化三级带动、创新四项机制、突出五个成效),通过因地制宜划圈、整合资源建圈、多方参与管圈、突出为民用圈,点燃“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核心引擎”。
二是汇聚创建合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营、群众自治,吸引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日间照料中心、淇河书屋等项目的运营维护,实现生活圈日常管理精细化、项目运营长期化、服务内容全面化。
三是推进项目落实。坚持问题导向,实行生活圈项目建设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统筹民政、卫健、住建、教育等部门资源,明确责任分工,科学制定周、月、季计划,挂图作战、精准发力,推动项目高质量建成运营。
整合闲置资源,拓展活动空间
盘活闲置土地、闲置厂房、闲置楼宇、烂尾楼等闲置资产,将“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激发城市活力。
一是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以社区为单元的“一站式”便民服务综合平台,打造特色鲜明化样板间。如,朝阳南、广场、红中段3个社区,利用现有老厂房、旧仓库改造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围绕“一老一小”开设老少同乐教室,为老人和儿童提供阅读托育、文化娱乐、健康体检等服务。
二是构建全民阅读网络。克服老城区地少难用困难,利用城区繁华地段边角地以及锅炉房等,为书屋建设“挤”空间、“腾”空间。同时配备自助借还机、医药箱等便民设施,拓展惠民效益。截至目前,已建成北大站等街道级“淇河书屋”6个、“社区书屋”28个,投放图书10万余册,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
三是建设临时微型市场。深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结合群众需求,全力推动临时微型市场建设,浓厚生活圈“市井气息”。如,将凯旋城地下停车场改造为朝霞街早市临时便民点,方便群众日常购物需求,缓解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城市管理难题。
补齐短板弱项,满足群众需求
聚焦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短板弱项,精准发力,延伸生活圈各项功能,满足群众需求。
一是建设智慧养老圈。针对失能、残疾、独居老人等群体,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高标准配备助浴、助卫、助餐等设施,打通养老服务“神经末梢”,构建“三级联动、多元互补、以站带点”的居家社区相结合、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体系。截至目前,已建成养老服务机构11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个、日间照料中心45个。
二是推进便捷消费圈。通过细化社区生活圈参数,全力推动便民网店、生活馆等生活配备场所建设,打通社区消费微循环。如,在红六巷增设玩具店、蔬菜店、洗染店、美容美发店、维修点、药店等便民商业业态,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三是提升全民健身圈。深挖老城区历史文化底蕴,结合孝善文化,增添工业、戏曲、电影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城市元素,打造63个富有人文魅力、均衡多元的社区游园和“口袋公园”,见缝插针的新建7处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场所,免费开放市区20所学校体育场地,构建良好群众邻里空间。(鹤壁市山城区委宣传部 秦影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