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金水区:“有机更新”中的城区经济蝶变

2020年09月03日10:53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全域有机更新,打造郑州城区“样本”

城市有机更新是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推动空间产业转型,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是现阶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改善宜居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作为郑州中心城区的金水区“拆旧建新”式的发展正面临着资源短缺、增长乏力的困境,人口、产业外迁“逆城市化”的趋势有所抬头。同时,街老、院破、房旧、设施差、生活环境糟、交通拥堵带来的不便等成为了住在中心老城区居民的一桩“心事”,也是现代化城市及社区治理的一大“心病”。

去年以来,金水区紧紧围绕“中优”城市发展布局和“打造高品质现代化城区”战略目标,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加快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以“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为重要载体,拉高标杆、快谋快动,发扬“工匠精神”,狠下“绣花功夫”,全面形成从“道路—街区—社区—城区”的“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综合改造、全域提升”一体化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未来路等3个试验段、工人新村等165个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区域32个基础工程项目顺利完工,经一路等117条路段达到优秀以上标准。25个公园游园建成开放,66处微景观点缀街头巷尾,65.8万平方米绿地扮靓城区,1—8月份优良天数达到145天、同比增加40天,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城区活力、看到了环境变化。

一砖一瓦,群众智慧。一草一木,匠心凝聚。“社区花园”“城市会客厅”“林荫大道”……经六路的微更新,每一寸都改到群众心坎上,跑步的多了,遛娃的多了,连关键词都多了。

在金水区,以居民为圆心构建出5分钟生活圈;这里,成为居民散步遛弯的“新爱好”。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14字的便利和幸福,近在咫尺,不在天涯。

这,仅仅是金水区旧城有机更新的一个缩影。

“除了主城区深入推进道路、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改造外,我们还强力推进城乡结合部改造,聚焦全域花园城区建设。围绕黄河沿岸7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的沿黄生态带,高起点规划、差异化设计,以沿黄湿地保护、马渡村等3个保留村美丽乡村建设、黄河险工段景观打造、郊野公园规划建设为重点,把这些节点串珠成链,发展休闲产业、文化创意、民宿客栈等,打造郑州北部黄河南岸最美大花园。”金水区区委书记张红伟说。

既注重旧貌换新颜的“品质”,更重视“内涵”。金水区除了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还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品质提升,全面加强城市管理,把社区服务和基层治理有机结合,提升教育、卫生、文化及养老、抚幼等公共服务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城市环境综合提升,又不能失去生活味道和人间烟火气息。为此,金水区除了拓展和规范健康路夜市外,还着力打造更加便民、更具“人气”的夜经济示范区,探索将花园路商圈、农科路酒吧一条街等区域打造为“购、玩、享、游、感、习”的夜间经济生活圈。7月10日正式营业的大卫城夜巷子已成为“潮流网红打卡地”,日均业绩在3.5万,拉动内场消费增长9%左右。

张红伟表示,将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核心,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更多群众感受到金水区的“民生温度”。

(责编:辛静、黄莎)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