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复工复产以来,作为河南省粮食深加工和食品生产龙头企业,白象食品把内部作息时间进行了微调:装卸工由原来的两班倒,调整到现在的三班倒。为啥?总经理宋英立道出缘由:出货量太大,不调整排班,工人们都吃不消!
疫情发生以来,围绕复工复产,河南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实现“双胜利”的关键举措,抓牢省市县三级领导牵头推进责任,及时精准掌握项目开工复工真实需求,在用工保障、防疫物资、产销对接及资金需求等方面持续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当好项目“店小二”“服务员”,组建服务企业的“一米团”。截至3月下旬,河南省级重点项目开工复工率达98.8%,在建项目复工率达99.23%。
白象食品厂区内的拉货车。张毅力 摄
精准有序服务,企业努力爬坡过坎
薛店镇位于河南省新郑市,紧邻郑州航空港,路网交通四通八达,众多制造业企业落户于此。自从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以来,道路的拥堵指数直线上升。为了维护交通秩序,高峰时期,镇政府不得不协调交警前来执勤。
在白象食品厂区,现有的8条生产线全力“开火”,新增的5条生产线也即将投产,用总经理宋英立的话说:工厂已经彻底“满血复工”。前来拉货的货车首尾相连,排成了一条长龙,整整占据了一个车道。不仅如此,许多省内外经销商货要得急,不等物流周转,纷纷亲自驾车来“抢货”。
白象食品厂区内一片繁忙。张毅力 摄
现在,宋英立又有了“幸福的烦恼”:工人缺口200人。
驻厂首席服务官、薛店镇党委书记安广涛得知情况后,紧急动员辖区20多个行政村,及时往厂里输送工人。
从1月底企业复工前,安广涛就开始忙着帮厂里协调防疫物资、打通物流、接送工人、落实银行贷款等事宜。“企业的事,就是政府的事。现在正是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政府要和企业同舟共济。”安广涛说。
复工复产是当前保持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的当务之急,是一个系统工程。河南各地坚持“精准有序、通观全局”,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许昌市依托已有的“四个一百”企业服务机制,22名市级领导干部分包联系和服务100家重点企业,各县(市、区)县级领导同志分包联系规上企业,着力解决企业复工中遇到的具体难题。周口市在全省第一个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16条政策措施,组织11家金融机构与重点项目单位精准对接,发放各类贷款500多笔、20多亿元。驻马店市制定细则,让企业知道“啥事找啥人”。细则公布后,驻马店市人社局、工信局、商务局1天就接到企业电话300多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