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干熱岩資源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9月21日,記者從省地質局獲悉,該局承擔的河南省干熱岩資源潛力調查評價項目研究成果,日前通過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組織的專家評價,被認為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據介紹,2017年至2019年,我省實施了干熱岩資源潛力調查評價項目,並於2019年8月通過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的項目驗收,課題組成員近年來依據項目進行深入研究和鑽探驗証,並撰寫多篇學術論文,在國內權威期刊發表。9月18日,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組織專家對該項目取得的科技成果水平進行評價,專家組認為,該項目首次對河南省干熱岩形成機理、成因機制進行了研究,並圈定了有利靶區﹔在理論創新方面建立了河南省干熱岩成藏模型,為河南省干熱岩資源的勘查開發提供了技術支持﹔該成果填補了河南省干熱岩研究空白,為干熱岩資源勘查提供了示范,成果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我省負責干熱岩資源調查的教授級高工盧予北說,根據對內黃隆起、伏牛山北麓、息縣隆起、新野隆起四個區塊的調查研究和國內外現狀發現,河南省干熱岩成藏類型隻有地幔熱源對流傳導和岩漿熱源傳導兩種,不存在新近噴發的岩漿熱源和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熱源。通過實際鑽探和研究預測,洛陽—伊川盆地、內黃隆起可能有超過180℃的干熱岩資源。
根據調查報告,在溫度不低於180℃、地下7000米以上的熱儲層中,可採資源量按干熱岩資源總量2%估算,河南省干熱岩可採資源量為40.863×1018焦耳,相當於14億噸標准煤。
干熱岩屬於高溫地熱資源,是指埋藏一定深度的岩石溫度≧180℃,且無流體存在或少量流體的岩體。干熱岩地熱資源具有熱量大、能量高、穩定、可靠、安全、持續等特點,主要用於發電和供暖,其能源利用率是風能的4倍、太陽能的7.7倍。美國、法國、德國等兆瓦級發電已連續運行十幾年,我國則處於前期勘探和實驗階段。積極推進干熱岩資源勘查開發,可以優化能源結構,對早日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