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剛剛反映,很快就解決了,咱社區這個辦事效率、服務態度,真中!我非常滿意。”家住南陽市宛城區五裡堡街道黃河社區的居民劉先生豎著大拇指說。
這兩天,陰雨連綿,劉先生看到長春街與清風路交叉口的一個窨井蓋最近有點“掉鏈子”,一下雨就產生積水,就用手機聯系數字化城管平台。黃河社區數字化城管專干王林接到案件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查看原因,疏通解決,1個小時后,問題處理完畢,排水通暢,讓劉先生連連稱贊。
連日來,五裡堡街道吹響了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奮進號角,機關、社區黨員學在日常、學在實處,堅持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導向,常態化做好群眾服務。
街道根據各社區特點,設置了工作專班,將社區、城管、公安、物業等治理力量統統納入其中,統籌調配各部門資源,形成高效運轉的上報、處理和反饋的閉環系統,實現“馬上辦、網上辦、規范辦、上門辦”。社區有了事兒,誰來管,怎樣管,都有了明晰的流程。黨員干部走進社區、走入樓院,傾心解決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如今老舊小區拆牆見綠了、樓道牆面粉飾一新了、年久失修的道路平整寬闊了……一個美麗和諧、幸福溫馨的五裡堡靚妝出鏡。
“人民群眾是最朴實的,你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群眾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檢視問題差距,我們還要進一步激發機關干部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智慧與熱誠,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既要辦成還要辦好。”五裡堡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周運生介紹。(南陽市宛城區委宣傳部刁夢涵 楊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