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5月6日從登封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為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大周封祀壇遺址這一重要文物資源,登封市即將開建大周封祀壇遺址生態文化公園。
大周封祀壇遺址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城西萬羊崗上,壇體建於武周萬歲登封元年(696年),是女皇武則天封禪中岳時行禪少室——祭地之禮的場所遺跡。2006年,國務院公布大周封祀壇遺址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史料記載: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此后改嵩陽縣為登封縣,改陽城縣為告成縣,取大功告成之意。
該壇上圓下方,反映了古人天圓地方觀念。壇前立有武三思撰寫的《大周封祀壇碑記》,記述了武則天率領文武大臣封禪中岳、禪祭少室大典的盛況,具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價值,對研究唐代和武周時期歷史的演變也具有特殊價值。
2019年6月,登封市特聘請鄭州市考古研究院及專業部門聯合對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和勘探工作,該壇壝牆邊長442.5米,壇高64米,總面積195806.25平方米。由此可以說,大周封祀壇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壇,還是我國唯一一座社稷壇和禪地壇兩壇合一的壇。
但由於大周封祀壇壇體長期裸露於地表,在漫長的歷史和歲月的侵蝕下,已經岌岌可危、瀕臨消失,其搶救和保護工作刻不容緩。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大周封祀壇遺址這一重要文物資源,2018年,大周封祀壇遺址被鄭州市政府列入生態文化公園建設序列。計劃投資3.1億元,將大周封祀壇遺址周邊1080畝打造成以武則天封禪為主題,集遺址保護展示、文化體驗、教育休閑、生態保護為一體的遺址生態文化公園。
目前,登封市各相關單位正組織工作人員對項目所在區域進行土地丈量、拆遷、劃界、土地流轉、通訊線路遷移等工作,申請的政府專項債已入國家項目庫待批。公園將於6月10日開工建設,8月31日前,除文物本體外的其他部分全部建成。
據了解,周封祀壇遺址生態文化公園以“封禪”文化為核心,展示遺址文化價值與內涵,結合周圍植被現狀及自然環境,根據自身地貌特點融入不同的嵩山植物,合理設置園林休閑區,休閑健身設施﹔推動登封市文物遺產保護事業和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能夠進一步提升“生態保遺”的實際價值。(登封市委宣傳部 宋躍偉彭慧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