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禮!你們是虞城的驕傲”

龔金星 朱佩嫻

2020年02月14日07: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月13日一大早,在河南省虞城縣稍崗鎮李舉人村,初春的陽光漫洒在農家院,李紅國吃罷早飯,正打掃著庭院。最近他獨自一人居住,大門時刻緊鎖。不一會兒,隔著院門傳來村支書李紅兵的聲音:“紅國,身體咋樣?體溫多少?中午想吃啥?我再送點菜吧?”李紅國連忙回應:“身體好得很,36度5,中午我下面條吃,昨天你送的菜還鮮著哩。”

  這是李紅國被隔離的第六天。他之前從武漢回來,按照規定,要隔離觀察14天,無異樣才能回家。而他原本可以不用這樣……

  時間回到1月22日,臘月二十八,正是新冠病毒肆虐之時,李紅國卻決定前去武漢,遭到全家反對。妻子直言:“那裡恁危險,咱爹就你一個兒子,別瞎逞能。萬一你出事了,咱倆兒子咋辦?”李紅國安慰了妻子,隨即開始整理行李。

  原來,當天他接到虞城老鄉、鄭集鄉張賈樓村村民張守業的電話:“火神山醫院急需一批木工和鋼筋工,去不去?速回!”李紅國毫不猶豫,立馬回復:“去!”他向家人解釋:“眼下疫情這麼嚴重,你不向前沖,他不向前沖,這個疫情咋阻擋?”

  和李紅國一樣,當天力排眾議、決定“逆行”援建的虞城人達18人。張守業作為援建老鄉的主心骨,剛接到公司需要工人的消息時,也忐忑過:“大家常年在外打工,好不容易回家過年,現在要火速趕到武漢去,萬一出事,咋對得起老鄉和他們的家人?”但讓張守業驚訝而感動的是,大伙兒二話沒說,拎起行李就走。

  18人當天就啟程,火速趕往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白天黑夜不停干,有時一天24小時不歇班,其中大年初二到初三,我們連續工作26個小時!”李老家鄉的張連軍說。

  時間飛馳,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18位虞城老鄉圓滿完成任務。

  “敬禮!你們是虞城的驕傲,我們代表家鄉人民,歡迎你們回家!”2月7日晚8時許,在連霍高速虞城縣南出站口,虞城縣交警大隊隊長馬世泉率全體干警迎接援建老鄉。

  鄭集鄉張庄村村民張天賜激動得落淚:“回家真好!”與18名虞城老鄉同行的,還有商丘市夏邑縣1人、雲南省鎮雄縣果珠鄉2人,虞城縣委縣政府一同接下。

  按照防疫要求,縣委和縣政府把21人分別安排在鄭集鄉、城郊鄉、李老家鄉、稍崗鎮5個安置服務點,進行14天隔離觀察。虞城縣縣長、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第一副總指揮長白超表示,一定認真做好援建老鄉的隔離觀察和安置保障工作,對他們負責,也是對一方百姓負責。

  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12名援建老鄉被安排在鄭集鄉國稅分局的獨立大院,單人單間,房間由辦公室改造而成,配有桌椅床櫃、米面油熟食、洗漱防護生活必需品等,還有專門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24小時輪流值守。考慮到援建老鄉們都愛聽戲,縣裡還給每人配了唱戲機。

  2月9日,12位援建老鄉聯名給縣委縣政府寫感謝信:“能參加火神山醫院一線援建,我們感到非常榮幸。我們歸來,縣裡給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由衷感謝……”虞城縣委書記、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總指揮長朱東亞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國家有難,他們挺身而出,大家發自內心地尊敬和銘記。”

(責編:姜果、楊曉娜)

推薦閱讀

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

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

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