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再制造為舊機動車帶來涅槃機遇

2020年01月20日08:22  來源:人民網-中國汽車報
 

     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即將迎來又一個春天。

  2019年12月2日至12月1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機動車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當前,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尚不成熟,再制造企業的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加緊研究建立再制造管理規范是我國再制造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當務之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再制造分會秘書處劉歡表示。

  ■消除“堵點”破除難點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黎宇科說:“現有的一些舉措已經不能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出台新的管理辦法,有利於推動行業快速健康發展。”

  《辦法》共有八章三十八條,根據汽車零部件再制造領域存在的一些疑難問題和關鍵環節,突出了五大特點:

  一是定義更加清晰。其中指出,再制造是指這樣一個過程:按照國家再制造標准,對功能性損壞或技術性淘汰等原因不再使用的舊機動車零部件進行專業化修復或升級改造,使其性能特征和安全環保性能不低於原型新品。

  二是明確了參與企業的“門檻”條件。其中提出,計劃從事再制造的企業,應當符合下列條件:具備能滿足再制造的舊件回收能力﹔具備拆解、清洗、制造、裝配、產品質量檢測等方面的技術裝備和生產能力﹔具備檢測鑒定舊零部件性能指標的技術手段和能力﹔具有相應的污染防治設施和能力,並滿足相關廢物處理等環保要求﹔建立並實行產品再制造的相關技術質量標准和生產規范﹔開展再制造的產品類型應符合國家相關法規要求﹔遵循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三是界定了再制造的零部件范圍。其中指出,零部件再制造企業可以向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收購報廢機動車發動機、轉向機、變速器、前后橋、車架(以下統稱“五大總成”)部件,回收的種類應與本企業通過認証體系的零部件類型相一致。不得通過市場貿易商的途徑回收報廢機動車“五大總成”部件。

  四是建立了追溯體系。其中表示,再制造企業應當通過商務部“全國汽車流通信息管理應用服務系統”對從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收購的報廢機動車“五大總成”部件進行確認,並對收購的報廢汽車“五大總成”部件進行追溯管理,如實記錄“五大總成”名稱、型號、識別代號、銷售來源、時間等信息。並提出,再制造企業應建立再制造產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統,通過電子標簽、RFID等方式對發動機、變速器等高值再制造零部件進行標識。

  五是加大了管理力度。其中提出,縣級以上地方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會同同級市場監管、商務、生態環境、交通運輸等部門,建立企業信用記錄,將有關抽查檢查結果、企業違法違規行為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享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並依法向社會公示。對嚴重失信企業實施跨部門聯合懲戒,第三方認証機構按照程序取消其認証証書。

  ■產業發展仍存瓶頸

  “雖然國家大力支持再制造產業發展,但是對於汽車再制造業而言,我國汽車再制造市場不成熟,市場准入制度不嚴格、市場監管不到位,考量再制造對象的條件不統一、尤其缺乏明確的再制造企業管理和規范標准,造成了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發展參差不齊。”劉歡表示,加強零部件再制造管理勢在必行。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再制造發動機、變速器的生產能力超過15萬台,再制造發電機、發動機等部件的生產能力超過160萬台。2017年,我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企業和示范基地相關企業的產值已超過40億元,其中發動機再制造產值超過14億元,市場呈現繁榮景象。

  但是,我國零部件再制造市場仍處於初級探索階段。業內反映,存在的問題有:

  一是沒有形成產業規模,技術和管理水平仍比較低﹔

  二是零部件再制造流通市場不健全。一方面,再制造企業舊件採購無法取得增值稅發票,沒有進項稅,難以進行成本抵扣,大大壓縮了自身利潤空間﹔另一方面,再制造產品“以舊換再”財政支持政策沒有取得預期效果,試點方案實施以來,遇到不少障礙。比如,“以舊換再”信息管理系統操作復雜、數據審核嚴格,部分企業由於產品信息錄入不規范或不齊全導致無法領取補貼。

  三是政策法規對再制造行業發展的支撐仍不足,雖然已經頒布一系列支持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文件,但普遍缺乏落地的具體舉措,管理措施不明確、不系統、不健全。

  四是公眾意識跟不上。公眾認知度不足是擺在再制造產業面前的最大障礙,再制造對消費者而言,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再制造產品更被普遍認為是二手翻新貨﹔另外,我國汽配和維修市場還有大量的副廠件,給用戶消費造成較大困擾,導致再制造產品的認可度不高。

  業內專家認為,再制造產業在國內屬於新興產業,是循環利用、節能減排的制造業,可以推動綠色發展理念,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原材料消耗、減少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通過對再制造原料件(舊件)的檢驗,可以發現其中的瑕疵而不斷完善產品設計﹔通過分析可以發現零部件使用壽命的不匹配,從而改進並優化零部件配置。

  事實上,與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產品可節省成本50%,節能60%,節材70%,價格也僅為新品的50%至70%。所以,從發展循環經濟的角度而言,再制造卡車零部件具有很高的經濟性和實用性。因而在一些汽車工業發達的國家,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業年產值可達數百億元。

  如今,世界上的汽車大國都很重視零部件再制造。在美國,專業再制造公司年銷售額達7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154億元),其中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業佔比最高,年銷售總額高達5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89億元)。在德國,至少90%的汽車廢舊零部件可以得到再利用。寶馬公司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回收品經營連鎖店的全國性網絡,而奔馳的再制造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00年前。在日本,汽車再利用零部件的市場規模達到了人民幣約73.38億元。

  ■破解“魔咒”推動發展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2018年,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十幾家試點企業中,再制造汽車發動機2.3萬台、變速器4.6萬台、發電機4萬台、起動機10萬台、轉向機4.1萬台、助力泵3.9萬台,營業額合計11.7億元。

  其中,不僅有自主品牌,也有合資企業,康明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零部件再制造業務為康明斯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貢獻,每年向中國及全球市場提供數以萬計的世界級質量、性能以及可靠性的康明斯原廠再制造產品。康明斯再制造業務始於上世紀50年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再制造生產企業之一,全球共有8家再制造工廠,1000余種再制造零部件、2000余種再制造發動機,在全球市場都有可觀的份額。

  “報廢汽車中含有大量可再生資源,72%的鋼鐵、11%的塑料、8%的橡膠和6%的有色金屬,汽車上的鋼鐵、有色金屬材料的零部件90%以上都可以回收、利用,玻璃、塑料的可回收利用率達50%以上。”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我國汽車的報廢率不高,近6年來我國汽車的推測報廢率在2.5%至3.7%之間,實際拆解率不足1%。與此同時,報廢機動車拆解技術研究在國內目前基本是空白。報廢機動車是亟待開發的寶貴資源。

  當前,小、零、散的“游擊隊”式企業仍在我國零部件行業佔據大半江山。2019年第三季度國內汽車行業產量下降,對於零部件公司的波及較大,且行業自身的恢復速度仍不及預期,使不少零部件企業為此承壓。

  近年來,我國有關部門非常重視再制造產業的發展,出台和實施了一些新的政策,為國內企業開展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掃平了政策障礙,統一了思想認識,營造了良好的發展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修訂草案)》,汽車報廢的整個鏈條被激活,“五大總成”再制造解禁,為進一步引導汽車再制造行業健康發展、推動再制造產業鏈的構建打下了基礎。

  《辦法》的完善與出台,必將推動我國零部件再制造行業健康發展。“這標志著,我國將大力支持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的發展,推動再制造產業朝著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走向更好、更快、更強階段,走出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再制造產業發現新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

(責編:姜果、楊曉娜)

推薦閱讀

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

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

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