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准化規范化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准化規范化工作作出部署。
推行政務公開,是政府服務人民、依靠人民,對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監督的重要制度安排。隨著社會的發展,群眾主動參與治國理政的力度不斷增大,要更好地推進國家的治理,就需要進一步地加大基層政務公開。一直以來,在政務公開的問題上存在很多的問題,呈現出了一種隨心所欲的狀態,政務公開的內容憑借“喜好”,顯然,這樣的政務公開就容易出現政府信息該公開的未及時公開,群眾期盼公開的也未能公開等問題,要更好地推進新時代的政務公開,就需要強化制度的建設,《意見》為基層政務公開提供了制度遵循。
《意見》讓基層政務公開規范化。無規矩不成方圓,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就需要在基層的政務公開上更規范,隻有嚴格規范基層政務公開的標准,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基層政務公開的作用。《意見》強調,明確到2023年,基本建成全國統一的基層政務公開標准體系,覆蓋基層政府行政權力運行全過程和政務服務全流程,基層政府政務公開工作機制、公開平台、專業隊伍進一步健全完善。讓基層政務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夠有標准,才能夠更好地實現權為民所用。
《意見》讓基層政務公開法治化。公開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要更好地推進國家的治理,就需要進一步完善公開透明的相關制度,讓群眾能夠更好地參與到權力運行、使用的監督全過程,推進行政決策公開、執行公開,有利於推進法治政府的建設。在《意見》的主要任務中有基層政府要完善基層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機制;基層政府要推進辦事服務公開標准化,讓辦事服務更透明,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基層政府要健全政策解讀和回應關切工作機制。不難看出,基層政務公開的具體任務就是著力通過制度的方式,更好地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用公開透明贏得群眾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意見》讓基層政務公開質量化。基層政務公開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更好地回應群眾的訴求,讓群眾從社會治理的“被動者”變成“主動者”,既需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及時回應群眾的需求,讓政務公開的信息更精准更具有時效,才能夠增強群眾的獲得感,提升基層政務公開的質量。
基層政務公開是服務群眾的重要手段,要用好這個服務群眾的方式,以《意見》提供制度遵循,才能夠構建群眾看得到、聽得到、參與得到的新型互動模式,更好地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權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