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推进“三零”创建工作见实效

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创新人民调解方式和举措,全面提升履职能力,注重“抓基层、打基础、创特色”,以“四个灌溉模式”切实推进“三零”创建工作见实效。
强化培训,全员“灌溉”调解员队伍。把推进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作为深化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优化人民调解员队伍结构,促进人民调解员队伍多元化。坚持以品行优先、兼顾能力为原则,选拔群众基础好、调解经验丰富并热心人民调解事业的人员加入到队伍中。重点做好人民调解员岗前培训和集中轮训,结合实际案例,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中突出常见,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调知识进行传授。通过培训,进一步夯实人民调解员的基础知识,提高调解技巧。
优化服务,定点“根灌”矛盾纠纷排查。坚持排查在先、关口前移,采取地毯式排查、长效化的方式,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动态走向,摸清矛盾纠纷的原因,做到一般矛盾纠纷就地化解、重点矛盾分类化解、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合力攻坚化解。尤其加大交通、土地、婚姻等易发多发纠纷的排查力度,涌现出“留这儿”调解室、“家•社区”“爱心之家”“578”义务志愿服务队等特色调解平台和队伍,有效提升矛盾纠纷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三零”创建工作以来,区村(居)法律顾问共入村48余人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4100余人次,为村居民提供法律意见22条,化解矛盾纠纷11起。
注重实效,多方“喷灌”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打造服务群众的一线综合平台,不断延展服务触角,全方位、多层次、多类型提供法律服务,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纠纷化解服务,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深入推进和落实“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充分利用村居法律顾问自身专业优势,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化,同时加强对村居法律顾问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督促其定期深入村居、社区,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治宣传、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成为群众贴心的“法律顾问”。
同向发力,精准“滴灌”调普结合模式。将普法宣传与人民调解工作紧密结合,把普法宣传教育融入到人民调解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并充分利用“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力争达到解决一个纠纷、明晰一个事理、教育一方群众的目的。探索建立完善公、检、法、司多部门联合对接矛盾化解机制,并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融入“一中心四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调解”模式,开创了联动联调“大调解”新局面。(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委网信办杨国华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