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以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加持赋能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2月22日下午,西安交大相关负责人就舞钢市科创中心设计方案向该市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交流汇报,预示着该市借势校地合作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加持赋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近年来,该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借势发展 借势超车”发展意识,持续强化“大抓产业 抓大产业”发展导向,做长特钢及特种装备制造、做大纺织服装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并围绕发展导向和产业定位,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搭建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着力打造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
该市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推动企业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推动关键部件向成套设备转变,尽而打造出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第一引擎”。
该市出台科技创新资助奖励办法等,按照“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创新升级产业”思路,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随着2021年河南省特钢研究院正式揭牌以及裕泰纺织、泰田重工两家企业申报加入“专精特新”企业库,国能中泰重工、神州永达成功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的创新竞争意识空前高涨,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也逐年增强,科技创新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和快速发展通道。
截至目前,该市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企业的21.6%;省级以上工程(企业)技术中心14个,拥有各种专利882项,建成了平顶山市第一家中原学者工作站,依托舞钢公司现有的河南省宽厚钢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神州重工成功申报“瞪羚企业”;同时,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和产学研深度融合,该市加快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进行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建设“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舞钢成果转化基地”,培育出舞钢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舞钢市委宣传部 杨德坤 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