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一名33岁驻村第一书记的8年乡村情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我不能走路,就这一个闺女也不会说话,懿帆就像我的孩子一样照顾着我,我真是很感激。”2021年12月29日,在河南省鲁山县瓦屋镇汤河村,监测户王新奇提起县房管局驻村工作队长杜懿帆满是感激。
王新奇肢体一级残疾,常年坐轮椅,仅有的一个女儿王艳荣是位聋哑人。为让王新奇家稳定脱贫不返贫,杜懿帆帮他家改造了危房、落实了低保,帮王艳荣争取到一份公益岗工作,定期送来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还从工资中拿出5000元为王新奇等人买了多套衣服。
汤河村党支部书记王玉秀介绍,杜懿帆是在2014年开展“一警两干驻一村”工作时开始驻村的,那时他还是一个没有成家的年轻小伙儿,如今杜懿帆成家立业,忙得华发早生。8年来,杜懿帆始终一心扑在工作上,以自己的担当作为和真情帮扶赢得群众的称赞。
“俺村的大变化,懿帆出了大力!”
汤河村位于瓦屋镇政府西南8.9公里处,地处偏远,虽是非贫困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却有101户290人。2014年,25岁的杜懿帆刚来这里驻村时,村部还是漏雨的旧瓦房,群众吃水要到附近村庄挑。
杜懿帆家住县城,看到这些曾经有点失落,但当过兵、立过功的韧劲让他迎难而上。“既然组织上把工作交给咱,咱一定得干好!”杜懿帆多方争取项目扶持,一步步改变村庄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面貌。
在杜懿帆的带领下,汤河村积极向上级争取400余万元资金,新建了村室、卫生室、学校、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游园,安装了健身器材、路灯,绿化了村道,实施了安全饮水、电网升级改造等项目。该村还利用“99公益日”募集捐款15.5万元,投入资金5万元对人居环境进行大整治。“你看,光香菇大棚建了28个,路灯安装了85盏,俺村的大变化,懿帆出了大力!”汤河村老支书王文正说。
汤河村青年焦保宝在郑州开办一家服务公司,手里小有积蓄,想为家乡做点事。杜懿帆得知后,和村干部一起登门拜访。2021年,焦保宝出资15万元为村里扩建了一处广场,修建了一座入村牌坊,使村里的人居环境大变样。
“现在家家户户的收入都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为帮助村庄和群众加快增收步伐,杜懿帆想了不少办法,2021年共为脱贫户协调小额信贷资金81.3万元,发放种养加等产业奖补资金8.44万元。除了利用22个村庄公益性岗位安排村民就业外,他还通过各种关系指导或介绍70余名村民外出务工。
杜懿帆多次带着村民到邻村学习香菇种植技术,在他的引导下,村民赵鹏流转土地20亩,种了30个大棚的香菇,带动脱贫户增收7万元;老支书王文正租用28个大棚养蚕、种香菇,带动10余人就业;村民丁俊峰等人成立汤河七杰种养农民合作社,种植冬桃、酥梨200余亩,养猪100余头,带动30余人务工;村民李秋平种植、销售救心菜,带动10余人务工……
如今,汤河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余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上面的政策好,驻村的干部也很负责,现在家家户户的收入都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脱贫户康赖旦说。
因为表现优秀,2016年10月至2019年杜懿帆还兼任了瓦屋镇上竹园寺村的驻村工作队员,协助海关总署挂职锻炼干部开展工作。2019年,他结束在上竹园寺的兼职工作时,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已从零增加至50余万元。
“杜书记是俺最亲的人!”
杜懿帆说,把各项政策落实好,是他最低的工作标准。从大病临时救助、在校生教育资助金发放,到危房排查与修缮加固,他事事参与,弄得清清楚楚。
受国内疫情形势影响,汤河村的农副产品出现了滞销。杜懿帆积极向单位领导汇报,单位利用集中扶贫日多次发动职工参与消费扶贫,2021年共帮助村民销售6000余元的农副产品。
杜懿帆分包着6户脱贫户,他将这些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全部介绍到香菇种植基地打零工,助其增收。监测户王新奇常年坐轮椅,唯一的女儿王艳荣又搀扶不动他,杜懿帆协调2.5万元资金对他家房屋进行改造,修建了厨房和专用卫生间,还定期开车带着王新奇洗澡。“俺的身份证号杜书记背得可熟,俺过生日他会提前买点东西祝贺,而自己老婆过生日,他却忙忘了。杜书记是俺最亲的人!”王新奇每提及杜懿帆都十分感激。
在2021年汛期的抢险中,杜懿帆连续数天在村上除险,第一时间争取11000元“综治保险”理赔资金发给受灾户,并自掏腰包买来21套服装和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进行救济。新一轮驻村干部轮换时,村里的干部群众都希望他留任,杜懿帆不仅毅然决然留下来,还鼓动妻子也下乡驻村,现在夫妻两人并肩奋战在乡村振兴工作一线。(鲁山县委宣传部 王永安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