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赋能 铺就小康精神文明底色
“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这是去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时所说的话。
信阳是革命老区,是无数先烈们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无论是将军县,还是何家冲、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似乎都向大家昭示着那曾经属于信阳的峥嵘岁月。如何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弘扬大别山精神,是摆在信阳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和光荣的使命。
游客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参观。人民网霍亚平 摄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率先作出反应,开展“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送展送课活动、发挥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打造系列红色教育课程、开展征集革命文物活动,已经征集到530多件(套)。未来,还将扩建展馆,深化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创建工作。
刘小妹是革命烈士刘名榜的孙女,她和丈夫继承了革命前辈优良传统作风,生活勤俭,待人谦和。直到2013年大别山干部学院品牌课访谈式教学“大别山红旗不倒”邀请刘小妹作访谈嘉宾,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大家才知道她是革命后代。
回忆往昔艰苦生活,刘小妹给记者讲起爷爷为了躲避敌人“倒穿草鞋”的故事,依然热泪盈眶。“我去大别山干部学院讲课都是公益的,我想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希望年轻人要理解长征和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依托。眼下,红色旅游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表示,近年来,信阳抢抓机遇,建设红色基因库,以新县鄂豫皖首府旧址、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纪念园、光山花山寨会议旧址等经典景区(点)为主线,打造“红军长征精神”游径;以许世友将军故里、将军石景区为依托,打造“将军故乡”游径......建立红色教学体系方面,拥有30多个横跨鄂豫皖三省的现场教学点和信阳、何家冲、固始等3个教学基地,承办各类培训学员达17万余人,大别山(新县)红色教育游品牌价值达38.62亿元。
同样依托历史文化,特色小镇“司马光小镇”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着。
下午4点钟,日头正晒。刚刚走进司马光小镇,依然有游客在荷塘边拍照打卡。清波倒影,荷红草绿,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俨然一副新农村的模样。
小镇因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儿时常来这里嬉戏玩耍而得名,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以及优质的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为弘扬司马光文化、全面建设中国智慧之乡,以“一寨一河一渠九峰十八园”的为载体的项目正在推进。
“司马光小镇的开发被列为当地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范围有三个村,规划区域面积10余平方公里,定位为‘司马光儿时生活乐园’。 以动漫娱乐、拓展培训、科技体验等为手段,形成以亲子游乐、少年拓展、文化体验、国学教育、文化交流为特色的智慧游乐及文化体验,打造一个集成式的东方少年智慧体验大本营。”光山县县长王建平介绍说。
绿色,是信阳看得见的一抹亮色;
红色,是信阳看不见的扎实底色。
七十余年的奋斗沐风栉雨,从红色革命老区到绿色生态城市,老区人民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红色文化深深根植在老区人民的血液中,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绿色致富路也越走越宽广,放眼望去,绿色的广袤山野上正不断生长出新的希望,生机勃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