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期解決大班額、實施中小學校長職級制 河南八項舉措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大河網訊 2024年秋季開學前全面消除義務教育階段55人以上大班額、新建改擴建城鎮義務教育學校1500所左右、校長職級從高到低設置為一至五級、按時足額發放教師工資……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於近日印發《關於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提出八項舉措,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進一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
今年7月許昌市魏都區獲評河南省義務教育階段課后服務示范區(大河網資料圖)
建立獎懲機制
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監測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據了解,對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要求,我省義務教育在政府保障程度、資源配置、教育質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項。一是“城鎮擠”,學校大班額問題突出。二是“農村弱”,農村寄宿制學校數量不足,小學教學點呈現小散弱狀態。三是“不均衡”,縣域內城鄉、校際之間師資隊伍、辦學條件存在明顯差距。四是“觀念偏”,素質教育尚未完全落實,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需進一步提高。
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監測是核心,把教育評價作為“牛鼻子”和“指揮棒”,以教育督導為杠杆,撬動教育職責的履行。《若干意見》明確,重點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監測,建立省級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心,以縣(市、區)為單位,重點監測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和均衡情況、教師水平和均衡情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學生學業質量水平、縣域教育投入情況。
《若干意見》提出,監測工作由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組織,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實施,監測結果向社會公開。對監測結果好的縣(市、區)給予表揚激勵,對問題突出的縣(市、區)進行約談通報。各地要根據監測結果,分析問題成因,採取有效措施,補齊發展短板,不斷提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
許昌市魏都區課后服務提供形式多樣的課程(大河網資料圖)
設置一至五級校長職級
實施萬名中小學校長培訓計劃
《若干意見》提出,在全省各級各類基礎教育學校開展校長職級評定工作,推進教育家辦學。
明確將校長職級從高到低設置為一至五級,由市級教育部門評審認定本地一級、二級校長職級,縣級教育部門評審認定本地三級、四級、五級校長職級,其中一級校長職級報省教育廳復核。其中辦學思想、個人素養、專業能力、任職資歷、辦學成效五個方面為評定指標。
實施萬名中小學校長培訓計劃,《若干意見》提出,2022年至2030年,每年分兩批、每批1500名進行一個學期的集中培訓。以提升教育思想為目標,通過經典閱讀、名家講座和研討交流等培訓方式,重點培養具備一定教學經驗、管理能力的青年教師。
按時足額發放教師工資
不得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若干意見》提出,要實施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加大縣域內中小學教師統籌管理力度,促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
《若干意見》強調,要厘清編制、人社、教育、財政部門在教師隊伍管理方面的職責權限。其中,財政部門要保障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教育部門要在核定的編制和崗位總量內統籌分配縣域內各校教職工編制和崗位數量,同時對縣域內中小學教師人事關系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學校與教師簽訂聘用合同﹔縣級教育部門要根據鄉鎮(街道)學生分布情況,在鄉鎮(街道)之間均衡配置教師資源﹔鄉鎮(街道)中心學校要根據區域內學生分布情況,在各校間均衡配置教師資源。
滑縣北新庄小學一年級學生正在上音樂課(張家祺 攝)
2024年秋季開學前
全面消除義務教育階段55人以上大班額
針對大班額問題,《若干意見》也給出了整改時間表,2024年秋季開學前,全面消除義務教育階段55人以上大班額。2026年秋季開學前,全省義務教育學校全部達到規定班額標准(小學、初中每班分別不超過45人、50人)。從2023年起用3年左右時間,新建、改擴建城鎮義務教育學校1500所左右。
同時聚焦改進義務教育辦學條件,重點開展鄉村標准化學校建設,實施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標准化建設工程,提升確需保留的教學點辦學質量,徹底解決“鄉村弱”問題。《若干意見》提出,“十四五”期間,在鄉鎮和人口較多的中心村新建、改擴建寄宿制學校2100所左右,確保每個鄉鎮至少建有1至2所標准化寄宿制學校。對確有必要保留的教學點,由鄉鎮中心學校根據課程需要派送教師,確保教學點開足開齊規定課程,達到與中心學校同等質量水平。
2項體育運動技能達標者
中招體育考試成績計滿分
聚焦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若干意見》提出,通過重點健全中小學體育競賽體系,建立省、市、縣、校四級競賽平台,加快構建校內校外銜接、學段上下貫通的中小學體育競賽體系,以賽促練,確保每個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掌握2項體育運動技能,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若干意見》明確,市、縣級要結合本地實際確定競賽項目和制定計劃,每年舉辦15項以上全省性學生體育競賽﹔學校要開展班級、年級體育競賽,每年舉辦春、秋季兩次綜合性運動會或體育節﹔確保每個學生每年至少參加1次校級體育競賽活動﹔將學生體育競賽成績計入中招體育考試成績。
同時,確保每個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掌握2項體育運動技能,2項體育運動技能達標者中招體育考試成績計滿分,擬從2023年秋季入學的初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學生在物理課堂進行實驗(大河網資料圖)
構建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
實現數字化轉型
教學如何和數字化轉型完美融合?《若干意見》提出,構建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建立中小學智慧教育資源供給體系、教學研究體系和運行保障體系。
開發基於知識圖譜的數字資源,支持學生自主高效學習。開發學生學業質量評價系統,支持學生自我評估,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學習。為教師提供智能化備授課工具、豐富易用的數字資源等﹔為教育部門和學校提供數字化管理工具和數據支持﹔家長提供學生學習及成長發展數據。(張家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