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寶豐:完善漁具產業鏈 助力鄉村振興

“這盤是5.0粗細的釣魚主線,純手工制作,每盤都用PE棉線結加固,非常結實耐用,釣30斤的魚完全不是問題……”11月9日,在寶豐縣李庄鄉漁具電商綜合直播基地,35歲的閃庄村村民翟文靜正熱情洋溢地向直播間裡的觀眾介紹如何綁制魚線。
今年來,李庄鄉立足本區域工作實際,利用水系連通二期工程區位優勢,積極招商引資,發展漁具電商,先后建設李庄鄉漁具電商直播基地、漁具電商孵化基地、漁具電商綜合基地各1處,因地制宜打造楊庄、馬庄、姬家等村垂釣池塘4處,助力鄉村產業從小到大、從無到有。
近年來,寶豐縣不斷完善漁具產業鏈,加大直播推廣,健全物流、配貨、銷售等一體化配套平台,提升漁具產業覆蓋率,以產業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為全力推動漁具電商產業發展提質增效,李庄鄉利用駐村“第一書記”人才優勢,選拔10余名同志組建漁具電商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引進寶豐縣寶芝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平頂山皓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馮異醋業等企業入駐。同時,創新銷售模式,將漁具和當地農產品相結合,推出“漁具+特產”組合裝為家鄉漁具產業和特色農產品“代言”。為凸顯特色,該鄉班子成員帶領村(居)第一副書記到外地學習,融入垂釣、配件加工等元素。為解決供貨量問題,該鄉目前正籌備建設生產線,進行漁線漁鉤加工等配套產業。
“感謝政府給我提供了發展的平台,俺這都是訂單式銷售,有固定貨源,村民可以進行配件加工,拿計件工資,也可以當主播,掙兩份錢,多勞多得!”寶豐縣寶芝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馬銀隆介紹,初期,公司先進行技術培訓,培訓合格的村民即可把材料帶回家加工。
“一個月前,我參加了漁具加工和直播培訓,每天抽空干幾個小時,一天能綁300多盤,每盤加工費0.15元,差不多能掙50多塊錢,再加上直播的收入,一個月保底能掙個2500塊錢,還不耽誤照顧家,這在以前可是連想都不敢想!”翟文靜高興地說,現在他串一個太空豆隻需兩三秒時間。
為進一步擴大漁具電商發展規模,促進就業,李庄鄉對佔地4000平方米農副綜合體進行提檔升級,建設農副產品購銷、線上漁具展銷直播、物流倉儲為一體的線上線下銷售雙平台。目前主體建設已完成百分之九十,主體廠房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建成后預計可提供300余個就業崗位。(來源:寶豐縣委宣傳部 柳真真 楊海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