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中國這十年)探索浩瀚宇宙 航天點亮夢想

2022年10月13日08:19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這十年)探索浩瀚宇宙 航天點亮夢想

  天宮、嫦娥、玉兔、鵲橋、祝融、羲和……十年來,中國航天用硬核實力對古老的故事傳說進行了全新詮釋與精彩演繹,將古人對燦爛星河的憧憬與后人對浩瀚宇宙的探索牽連,將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完美融合,一步步讓“神話”走進現實。 十年來,中國航天碩果累累。神舟九號任務實現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嫦娥三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月面軟著陸的國家,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天問一號”使中國成為第二個成功登陸火星的國家,“嫦娥五號”開啟中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空間站實現中國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羲和”逐日帶領中國步入“探日時代”……中國航天正持續向世界先進水平靠近。 2022年10月9日7時43分,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研制的新一顆空間科學衛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夸父一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採用長征二號丁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夸父一號”衛星順利進入太空“逐日”的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中新社發 汪江波 攝

 

  2022年7月24日14時22分,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准時點火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陳冬(中)、劉洋(右)、蔡旭哲即將開啟為期6個月的飛行任務。 中新社發 汪江波 攝

 

  2022年2月27日,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此次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一次發射22顆商業衛星,創造了中國一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紀錄。中新社發 劉帥冶 攝

 

  2022年1月1日,“時代精神耀香江”之元旦京港澳天宮對話活動的香港會場在香港大學陸佑堂舉行。 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2021年10月17日,貴州省貴陽市,2021全國科普日“中國飛天夢”中國航天科普巡展上展出的“艙內航天服”展品吸引小朋友。 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

 

  2021年10月16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屏幕顯示航天員乘組報告進入天和核心艙的畫面。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並按程序完成各項工作后,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中國空間站迎來第二個飛行乘組和首位女航天員。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2021年10月14日18時5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採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資料圖為“羲和號”。中新社發 雷春鳴 攝

 

  2021年7月5日,上海天文館“飛天”主題區展現嫦娥五號和玉兔號在月球上的工作場景。 中新社記者 湯彥俊 攝

 

  2021年6月16日,聶海勝(中)、劉伯明(右)、湯洪波3名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中外媒體記者見面。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准時點火發射,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中新社發 汪江波 攝

 

  2021年5月29日晚,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七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2021年4月,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與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組合體在轉運中。北京時間2021年4月29日11時23分,搭載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2021年4月24日,南京,中國首輛火星車名稱揭曉。經全球征名、專家評審、網絡投票等層層遴選,最終“祝融號”一名脫穎而出。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2021年3月19日,北京,小朋友們在中國科學技術館舉辦的“中國載人航天互動科普展”上參觀太空育種的西紅柿。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2021年2月27日,北京,“月球樣品001號·見証中華飛天夢”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與觀眾見面。 中新社發 史春陽 攝

 

  2020年12月17日晚,回收后的嫦娥五號返回器被運回其誕生地——位於北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2020年11月11日拍攝的中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中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2020年已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正式建成並正式啟用。 中新社發 呂龍 攝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2020年6月14日在西昌拍攝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 中新社發 高楠 攝

 

  2019年6月5日,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在中國黃海海域實施首次發射,成功發射一箭七星。此次發射填補了中國航天運載火箭海上發射空白。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2018年5月,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進行運載火箭吊裝。2018年5月21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鵲橋號中繼星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為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中新社發 劉旭 攝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號航天員在天宮一號開展基礎物理實驗,為青少年進行中國首次太空授課。中國8萬多所中學6000余萬名師生同步收聽收看。北京人大附中學生爭相向神十航天員王亞平提問。 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責編:霍亞平、黃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跟著總書記看中國丨東岳老楊脫貧記
  • 第九屆“博博會”落幕
  • 千裡援瓊 同心戰“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