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厚植生態底蘊 提質綠色發展

夏秋之交,登封市大冶鎮香山森林公園的層層碧濤反倒增添了幾分蒼翠,河湖相映,風車旋轉,猶如一幅山水畫卷,絡繹不絕的游客游戲在山水之間。“這裡空氣好、植被也好,山不是很高,有山有水,適合帶孩子來游玩,我來這裡都三次了。”8月17日,來自新密市的張女士在香山森林公園流連忘返。
登封市大冶鎮曾是個資源型鄉鎮,近年來,該鎮積極踐行生態發展理念,把提升建設香山森林公園作為產業轉型的第一朵綠色之花,大力開展原生植物修復和保護工作,深入挖掘本土優秀旅游、文化資源,圍繞“一山兩園”(一山即香山,兩園即白居易詩詞文化園、天然氧吧森林公園)為核心的“生態文旅產業發展圈”,打造更創新、更生態、更具活力的經濟發展同心圓,真正把香山森林公園打造成踐行“兩山理論”的實踐基地。
近年來,登封市堅定不移踐行“兩山”理念,突出“增、修、治、防”,持續發力、厚植底蘊,重修復、抓治理,生態環境更加優美。
放眼嵩山,層巒疊翠,悅人眼目。近年來,登封市“增綠”力度加大,生態存量倍增。全市完成新造林14萬畝、森林撫育9.72萬畝,新增生態濕地6萬畝,創成森林特色小鎮6個、森林鄉村85個,森林覆蓋率由2015年的39.5%上升至目前的45%,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縣(市)、省級森林城市。
在徐庄鎮屈溝村五旗山的山坡上,核桃壓滿枝頭,翡翠梨滿園飄香。“這一片原來是廢棄的礦坑,近幾年對這些礦坑逐步修復,並種植了翡翠梨、核桃、大櫻桃、油桃等果樹,85%果樹達到盛果期。園區道路、水網、電網、農用機械設備、水肥一體化等基礎設施配備完善。”登封市五旗山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屈存懷介紹,目前已投資1.16億元對廢棄礦坑進行了修復,成立了種植專業合作社,今年各類果品收獲達70萬斤,實現銷售收入500余萬元,社員人均收入增長8000余元,為當地農民致富創造了良好的平台。
據了解,近年來,登封市著力“修復”廢棄礦坑,累計治理礦坑312個,栽植林木40萬株,恢復耕地、林地9000余畝,完成核心景區亮化彩化9316畝,構建了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多姿多彩的山體景觀效果。
與此同時,登封市加大治理力度,堅決遏制生態亂象,鐵腕拆除嵩山景區紅線內違法建筑780余處、30萬平方米,外遷各類人員2萬余人,關停景區非法經營場所55家,系統治理砂石開採亂象,全市磨砂企業由2015年的281家減少至目前的8家。同時加強防控,著力改善環境質量,累計取締“散亂污”企業407家,淘汰“三高兩低”企業270余家,關停煤礦36家,完成“雙替代”改造6萬余戶,實現“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禁煤區燃煤全部清零,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連續3年位居鄭州縣(市)第一。
登封市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市將深入踐行“兩山”理念,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有序推進生態修復,持續推進污染防治,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切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登封市委宣傳部宋躍偉 孫少歌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