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月寨線東礬服務區 焦作市交通局供圖
走進焦作市修武縣郇封鎮小文案村,平展的柏油馬路,舒適的小游園、公交站,鄉村宛若城市﹔在沁陽市的沁五公路上,10處節點游園,讓周邊群眾有了游玩的好去處……焦作市打頭陣,當先鋒,做示范,開展大規模的全域“四好農村路”示范市創建活動,把農村公路打造成“最美”鄉村路。
孟州龍石線 焦作市交通局供圖
“最美”鄉村路是高質量的黨建路、脫貧路、產業路、生態路、旅游路、休閑路、景觀路、文化路
“農村公路是公路交通的‘毛細血管’,是基層群眾交通運輸獲得感、幸福感最直接的來源之一。為實現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四好農村路”,焦作市按照‘一鄉一村一路一策’的思路,注重交通與沿線環境相結合,串聯‘山水林田湖、城鎮鄉村景’,做到農村公路修建到哪裡,產業就落地到哪裡,旅游項目就跟進到哪裡,綠色廊道建設就推進到哪裡。”焦作市委書記王小平說。
焦作市通過全域示范市的創建,實現了農村公路全暢通、交通脫貧全實現、所有行政村公交全通車、管養責任全明晰、過街路段全美化、公路兩側全綠化、道路環境全域淨。農村公路成了高質量的黨建路、脫貧路、產業路、生態路、文化路、旅游路、休閑路。
在焦作市修武縣,一條條農村公路盤活了該縣旅游資源。新打造的旅游樣板路線帶動了該縣15個貧困村、10個美麗鄉村、15個游園節點、6個黨建示范村、4個旅游景點、3個產業園區和3個特色小鎮發展。
目前,焦作市已完成“四好農村路”創建6782公裡﹔同時,還累計完成路域環境整治拆除違建36萬平方米,修建游園節點376個,安裝公交港灣及站牌1366個,道路兩側綠化7萬余畝,今年34.1公裡農村路被命名為河南省“美麗農村路”。目前,所屬六個縣市中孟州市已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建設全國示范縣,孟州市、沁陽市、武陟縣、溫縣4縣市已被命名為全省示范縣,沁陽市、孟州市、修武縣3縣市創建為全省“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范縣。
沁陽市沁武線 焦作市交通局供圖
“最美”鄉村路修的是路、連的是心、通的是福
要實現“修建一條公路、打造一道風景、帶動一片產業、造福一方百姓”的願景,破解資金難題最關鍵。
焦作市創新思路,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各類獎補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杆撬動作用,開展多元化籌資。焦作市財政每年列支3000萬元作為農村公路養護專項資金﹔武陟縣通過PPP模式共融資5.2億元,有力保障了縣鄉公路綜合提升項目的全面實施﹔孟州市、修武縣分別爭取2.1億、2000萬政府債券資金用於“四好農村路”創建﹔武陟縣運作總投資4.88億元,造林面積4.34萬畝的國儲林項目﹔博愛縣整合旅游建設、北山治理、道路改造、國儲林、扶貧、美麗鄉村建設等各類項目資金1.35億元,推進了“四好農村路”創建﹔溫縣通過整合土地出讓金、修武縣通過對已批已佔未供土地、土地拆舊復墾和耕地佔用稅清繳等方式籌措資金。孟州市向省農發行和國開行推送農村路網、國儲林、沿黃經濟帶建設三個項目,申報金額達9.8億元﹔中站區、馬村區將項目打包分別與中國中鐵和鄭州路橋集團等央企、國企合作,孟州市與轄區康華藥業合作進行綠化,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
在農村,面貌變化最大的是公路,最美的景觀是公路,農民滿意度最高的是公路,最愛護的公共設施也是公路。修武縣將黨建美學、鄉村美學與城鄉布局規劃有效銜接,融入美學設計的“水泥管餐吧”“鄉村集市”“採摘園”“民宿村落”等多種經濟業態,匠心打造的全長12公裡艾曲村至東郊口村“四好農村路”,是全省第一條全彩色瀝青路。他們不僅打通了一條山區群眾便捷出行、聯通外界、發展產業的“致富路”,還吸引了成群結隊的“驢友們”前來打卡、露營、徒步。
孟州田園果嶺(獲孟路) 焦作市交通局供圖
博愛縣著力打造“探花庄精品環線”,將沿線果園進行統一規劃設計,通過鋪設游客採摘步道、將採摘園與景點貫通相連,改造提升38個山區特色採摘園,把原來單一果園提升成採摘園、游樂園,形成了一產到三產到全域旅游的三產融合新局面。
溫縣按照田網、綠網、水網、路網高度融合的規劃思路,重點打造串聯鎮區、景區、產業園區的精品線路,通過景觀與生態的高度融合,建設綠色長廊、文化長廊和黨建長廊,體現了溫縣元素和太極文化。
“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焦作農村綠色生態景觀長廊已經初步形成。
沁陽市紫陵鎮居民尚曉花說,她特別享受騎行到范村扶貧產業游園的近3公裡路程。那是一段她喜歡的綠道,春天有櫻花,秋天有銀杏,“休閑廣場、健身設施、游玩步道讓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