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寧縣退伍老兵李應賢——

返鄉種下金燦燦的希望(老兵新傳)

本報記者 畢京津

2021年02月07日08: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返鄉種下金燦燦的希望(老兵新傳)

  金珠沙梨又稱沙梨王,原是豫西伏牛山區的野生果樹,經過人工選育后,果實黃中透亮,營養豐富,被譽為“梨中珍品”。這種“珍品”的選育者,正是河南洛陽洛寧縣的退伍老兵李應賢。

  冬季的伏牛山區,天寒地凍,正下著雪。在果園裡見到李應賢時,他裹著綠色的軍大衣在電熱爐旁取暖。成為企業家后,他還是習慣住在果園的農家房裡,面對簡陋的生活條件甘之如飴。一年四季中,嫁接、除草、疏果、套袋等需要人工參與的果樹種植環節,他都自己上手或者在現場指導。

  1975年,高中畢業的李應賢參軍入伍。1982年,想起家鄉貧窮的父老鄉親,李應賢拒絕了多份穩定工作,轉業回到老家洛寧縣馬店鎮關廟村,下決心“土裡刨金”。

  他承包了村裡的25畝果園,引種個大味甜的桃樹新品種,一上市,就掙了個“萬元戶”的名頭。可是好景不長,水果價格從每斤幾元錢跌到了幾角錢。李應賢很苦惱,連著幾天睡不著覺。

  他思來想去,不懂技術、不懂市場真不行。李應賢搭著煤車跑到鄭州登門求教,河南省林科院的果樹專家宋淑賢告訴他:“想賺錢,就得種其他人沒有的優良品種。你們洛陽的山裡邊有許多野生沙梨資源,經濟前景是很好的。你可以朝這方面努力,選育出來的新品種,就是你的獨家‘競爭力’。”

  李應賢感到欣喜:小時候,他經常爬到門前的山嶺上,摘野生果子吃,其中就包括很多野生沙梨。但他從沒想過,這些山裡司空見慣的東西,在專家眼裡卻是可以致富的寶貝!

  “選育果樹不容易,快了得七八年,慢了需要十幾年,最后還可能一無所獲。你得有這個思想准備。”宋淑賢不忘提醒。

  “我是退役軍人,吃得了苦!”李應賢下定了決心。騎著摩托車,他走遍附近的七八個縣,無論到哪裡,都要問問當地農技部門和老農:“哪有獨特的沙梨?”聽到消息,他就親自上山去看。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應賢陸續採集到了100多個野生沙梨品種,又經過年復一年種、收、選的循環,李應賢終於選育出了口感、外形和營養成分俱佳的新品種。

  他摘了5斤沙梨送到省農科院做鑒定,得出的結論是:該品種的沙梨營養豐富、口感上佳,富含重要營養成分——可溶性固形物。見多識廣的檢測人員都驚住了,第一次見這麼好的沙梨,沒忍住就把樣品都吃了。專家給這種新品種定名金珠果梨,也叫金珠沙梨。有專家感嘆道:“一個人上山搞了十幾年,沒拿國家一分錢經費,還搞出了優質成果。真不容易!”

  李應賢向家鄉人民無私地傳授相關技術,分享優良品種。為了壯大產業規模,他整合農戶建立合作社,還跑到外地開拓市場,使得一顆小沙梨真正成為當地致富增收的“大產業”。

  如今在洛寧縣,金珠沙梨的種植面積已超過4萬畝,挂果后,畝均產值可達上萬元,直接帶動6000多名群眾增收致富,已成為當地重要的脫貧支柱和一張亮麗的名片。

  2020年11月,李應賢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創新不能止步!”李應賢對記者說:“我在研發新品種,2021年就能挂果,到時一定請你來嘗嘗!”

(責編:黃莎、楊曉娜)

推薦閱讀

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

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

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