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襲城!漯河城區部分道路積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廣超姚程攝影
受強降雨影響,商丘市柘城縣城區部分道路大量積水,柘城縣消防救援大隊展開救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陳海峰通訊員馬順宇李宏鵬攝影
河南省未來三天天氣
進入夏季以來,南方為何強降雨頻發,且間隔時間短,加劇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汛情?三伏天已到,大暑節氣也至,為何天氣沒了往年的悶熱,反而清爽多雨?前期預報的暴雨,為何沒有在鄭州出現?未來的一段時間,是清爽多雨的天氣繼續,還是高溫悶熱的常態回歸?
7月22日,鄭州市氣象局召開汛期新聞發布會,對上述問題進行解析。根據預報,24日~25日,鄭州將迎來一次小雨天氣過程﹔旬末副高東縮北抬,鄭州市受副高西側西南氣流影響,29日~31日有一次較明顯的降水過程。
【解釋】暴雨和鄭州“擦肩而過”?強降雨落區向東南方位偏移
鄭州將迎暴雨、大暴雨!7月21日,這個消息在朋友圈刷屏。據氣象部門預報,鄭州將遭遇一次強降水過程。但實際情況是,降雨從午夜才開始,雖然22日白天還在繼續,但雨勢並不大,量級也沒達到暴雨級別。這又是怎麼回事兒?
鄭州市氣象台台長李榮在會上解釋說,本輪降水過程實況與預報趨勢基本一致,暴雨落區較預報稍微向東南方向調整,鄭州預報東南部較大的降水落區,新鄭、中牟南部達大雨量級,處於暴雨帶的邊緣。全省暴雨落區在平頂山、漯河、許昌、周口、商丘一帶。
在前期預報中,根據分析研討,鄭州很可能遭遇一場暴雨級別的強降雨。7月20日12時,鄭州市氣象台發布重要天氣報告:21日~22日鄭州市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到了7月21日12時,根據最新的研判結果,鄭州市氣象台發布最新的天氣快報:21日~22日鄭州市有中到大雨。
李榮說,此次,在全國上下一心戰汛的關鍵時期,鄭州市氣象局的天氣預報、預警信息一直在第一線,發揮好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作用。
但夏季的天氣系統調整快,天氣預報也會隨之進行相應調整。鄭州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也提醒廣大民眾,密切關注氣象部門最新發布的臨近預報,氣象部門也會第一時間向社會公眾滾動更新。
【原因】副高位置偏南、冷空氣活動頻繁致使我國南方強降雨連連
進入夏季以來,南方強降雨頻頻,且間隔較短,導致長江中下游汛情嚴峻,河流、水庫壓力增大。原因何在?
鄭州市氣象台台長李榮說,這與6月份以來的大氣環流形勢密切相關。對我國影響巨大的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是一個穩定而少動的暖性深厚天氣系統。其外圍西北側的西南氣流,是向暴雨區輸送水汽的重要通道。
6月份以來,副高比往年同期勢力偏強,其外圍的西南氣流將來自孟加拉灣或我國南部海區的水汽,輸送到我國南方,為南方地區持續性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條件。同時,北方的冷空氣活動也比較頻繁,造成了冷暖空氣在南方地區持續交匯的局面,由此導致強降雨過程頻繁且持續發生。
另外,今年長江中下游梅汛期降雨也異常偏多。據了解,今年江南地區的梅雨比往年偏早了7天,長江中下游地區在6月9日就已入梅,進入梅雨期偏早且梅雨鋒偏強。原因則有兩個,2019年秋季發生了一次弱厄爾尼諾事件,同時北印度洋海溫異常偏暖,導致副高顯著偏強。
李榮說,中高緯度經向環流發展、冷渦活躍,冷空氣在向長江中下游地區移動過程中爆發偏強。基於這兩個原因,致使冷暖空氣在長江中下游交匯,梅雨鋒偏強,導致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明顯偏多。
【分析】我們過的是一個“假三伏”?7月剩下的日子依然多雨
入了三伏,迎來大暑,高溫何在?下一個節氣就是立秋了,莫非我們正在經歷的是一個“假三伏”?莫非高溫要說再見、天氣真的晚來秋了?
今年我國的氣候較為異常,先是長江流域,再是淮河流域,南方強降水過程頻繁且間隔時間短。與此同時,三伏天已經開啟,大暑節氣也已到來,無論是從大暑小暑的角度,還是從三伏天的角度,我省常年都是一年中最為濕熱的一個時間段。但今年的小暑節氣期間天氣整體清爽多雨,大暑節氣也以一場降雨開頭。進入三伏天以來,鄭州還沒遭遇一次較為明顯的高溫過程。
其實,這和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和移動有直接關系。李榮分析說,按往年來說,到了“七下八上”的時段,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北抬,鄭州處於副熱帶高壓的西側邊緣,氣流擾動頻繁,強降水多發。而副高控制,又容易處長高溫天氣,高溫加上高濕,便是大家常說的“桑拿天”。
但今年的副熱帶高壓遲遲不北抬。一方面是冷空氣活動較頻繁,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副高北抬的進程,另一方面,7月份以來的台風活動也少,往年這個時候西北太平洋已經生成了數個台風,但今年7月還沒有台風生成。
這幾天雖然北抬了,也是西段向北移動,東段依然沒抬,而鄭州就處在副熱帶高壓穩定少動的東側位置,冷暖氣流交匯,出現降水的情況。而23日,副高西段明顯西伸北抬,受北方冷渦影響,東段穩定少動,未來一周無台風生成。
24日~25日,受高空淺槽及低層弱切變影響,鄭州將迎來一次小雨天氣過程﹔旬末副高東縮北抬,鄭州市受副高西側西南氣流影響,29日~31日一次較明顯的降水過程。至於后期鄭州是否將迎回高溫天,氣象部門將根據副高位置變化,進行及時發布。
【預測】此次強降水落區為黃淮之間強降水區域需預防地質災害
這次的強降水過程,主要位於黃淮之間,前期強降水較多的信陽,此次降水量少,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地的汛情。根據氣象部門監測,強降水落區包括許昌、平頂山、漯河、南陽、商丘等地。
以22日12時至22日15時這個時間段為例,商丘局地出現暴雨,許昌、平頂山、漯河、南陽局地出現大雨。有6個雨量站降水量超過50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現在商丘虞城縣聞集56.6毫米。最大小時雨強出現在商丘夏邑縣王集38.9毫米。
根據河南省氣象台最新預報,23日白天,三門峽、洛陽、南陽、平頂山、許昌、漯河、駐馬店、信陽八地區多雲間陰天,有分散性陣雨、雷陣雨,局部中雨。其他地區則是多雲逐漸轉晴天。
23日夜裡到25日白天,黃河以南多雲間陰天,有分散性陣雨、雷陣雨,其中西部、南部局部大雨或暴雨,其他地區則是多雲天氣。25日夜裡到26日白天,全省多雲間陰天,大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陣雨、雷陣雨,其中東部、東南部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
強降水增加了地質災害風險。河南省自然資源廳與河南省氣象局聯合發布河南省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7月22日20時至23日20時,河南省地質災害預警預報達到橙色預警的地區為南陽東北部,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大。
地質災害預警預報達到黃色預警的地區為平頂山、南陽大部,三門峽南部及東北部局部,洛陽、信陽、鄭州南部,許昌西北部,駐馬店西部,汝州大部,固始南部,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