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建立近千萬畝優質小麥訂單基地——

延伸產業鏈 “種”出好面條

本報記者 馬躍峰

2020年07月20日07:4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延伸產業鏈 “種”出好面條

走進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推開洪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大門,麥香扑鼻……

“看看今年的新麥,多漂亮!”合作社理事長甘立新抓起一把麥子:麥色金黃、粒粒飽滿。合作社流轉700畝土地,收獲優質強筋小麥350噸。播種前,甘立新與當地加工企業想念食品公司簽下訂單。企業統一提供優質麥種,兜底收購,每斤比市場價高出3分錢,一季多賣2萬多元。

3年前,甘立新追求高產,麥種混亂,質量不一,賣不上價。2018年,想念公司上門簽訂單,價格有保証,但要求種優質麥。甘立新半信半疑,試種500畝,效益頗豐。今年,洪慶合作社將3000畝托管土地全部列入優質麥訂單。周邊的種植大戶見到甜頭,也紛紛和想念公司簽訂種植合同。

想念公司主要生產挂面,為啥把產業觸角延伸到上游?

“市場需要好面條,好面條必須‘種’出來。”公司董事長孫君庚說,原來從市場上收購的麥子質量不穩定,客戶投訴“面粉一批黑、一批白”。公司決定與河南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合作,甄選適合當地土質、氣候的優質品種。3年時間,形成35萬畝“想念+合作社+農戶”產業聯盟,完成訂單農業65萬畝,帶動農民有效增收﹔今年預計收購小麥92萬噸。

鎮平縣想念產業園內,8座“肚大身高”的糧倉,採用先進的氮氣存儲工藝,可存小麥8萬噸,整個園區儲存能力可達30萬噸。日產能1500噸的面粉生產車間,上千台機器隻需四五名工人調程序、調參數、處理故障。在這裡,麥粒色選機精准找出帶黑斑的小麥,准確率達99.7%。一粒粒經過挑選的小麥,經過20多道工序,變身為數十種面粉、400多種挂面。

種植大戶“牽手”糧食加工企業,在河南比比皆是。2012年以來,河南糧食、財政兩部門籌集財政資金6.2億元,對全省531家糧油加工企業提供銀行貸款貼息,建立規模5億元的糧油深加工企業扶持基金和10億元的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証基金,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在政策鼓勵下,全省糧油加工企業主動延伸產業鏈,建立近1000萬畝優質小麥訂單基地。通過優糧優產、優購、優儲、優加、優銷,產業發展帶動了農民致富、企業增效。

近日,河南省政府印發《關於堅持三鏈同構加快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旨在通過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同構,全面提升糧食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快實現糧食資源大省向糧食產業強省的轉變,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河南的糧油食品供應不僅沒有出現問題,還源源不斷支援疫情較重地區。1月底至3月底,僅三全食品公司一家,累計向武漢市發送速凍食品3500多噸。”河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張宇鬆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20日 第 06 版)

(責編:黃莎、辛靜)

推薦閱讀

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

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

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