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淇县:下足“绣花”功夫 推进城市颜值品质“重塑蝶变”

2023年01月06日15:37 |
小字号

连日来,在鹤壁市淇县城区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亮化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举起杆子悬挂灯饰、连接灯串,有的缠绕灯串、调整灯带。绿化树木间,彩灯高高挂,处处洋溢着年的味道,给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红红火火的色彩。

近年来,淇县紧紧围绕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高水平建设“品质淇县”目标,突出发展理念、管理模式、实施路径创新,推进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和品质城市建设,注重在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上下功夫,如今城市颜值更加靓丽、城市品质蝶变跃升。

突出科学有序、功能完善,聚力打造韧性城市

按照“前瞻30年、做细15年”的理念,补短板、强弱项,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力争让城市更加安全、更可持续发展。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按照生态新城、智慧新城、人文新城、公园新城的理念,高起点规划建设北部新城,优化城区道路功能和路网结构,高质量建设“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完善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等配套,形成“城市中心—社区中心—邻里中心—街坊中心”四级中心体系。坚持“一街一主题、一巷一景观”,加大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整治力度,完善绿化、停车、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成朝歌老街、姓氏小巷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新建沬水河“一河五园”等公园游园14个,老城面貌全面提档升级。

完善更具韧性的水系统。按照抗大洪、防大汛的要求,推进淇河、共产主义渠、沬水河、思德河、护城河、折胫河等河道治理,抓好水系连通工程,开展南水北调工程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系统解决城市水安全、水资源及水环境问题,建成沬水河“一河五园”,有效改善了城市水质量和水环境,呈现出“鸟语、蝉鸣、鱼跃、蛙叫”等生态景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生态。

增强城市应急处置能力。成立“1+10”应急救援指挥部,建立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形成上下联动、高效畅通的应急指挥体系。创新提出防汛“十个一”即“一理念、一案、一图、一表、一队、一册、一单、一档、一库、一中心”工作机制,绘制汛期风险布防图,明确重点水利工程、风险隐患点、避难场所、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和应急设备,做到“一图明重点、一图明职责、一图明配置”,按图作战、精准发力。建立应急救援队伍192支3980人,常态化开展县乡村一体应急演练,确保出现突发情况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突出数字赋能、整体智治,聚力打造智慧城市

全面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探索城市管理、政府服务、经济运行等跨场景应用,着力推动县域整体智治。

打造智慧城管新体系。坚持一个中心管全域、一套机制管全城、一支队伍管治理,打造城市管理最强大脑,成立智慧城管中心,将城区划分为15个网格单元,第一时间指挥处理市政、环卫、执法、渣土、油烟治理等城市管理各类问题,实现信息平台“一屏统揽”、需求服务“一网通办”。组建“无人机巡查大队”,全天候、全方位巡查市容市貌、河道排污、焚烧垃圾、重点区域治安等情况,开展疫情防控政策知识宣传,极大提升了城市管理质效。开通“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创新设置“市民随手拍”APP,实现了“市民随手拍、城管马上办”,受理群众反映问题763个,整改655个。

推行智能政务新模式。深化“不见面审批”和“一网、一门、一窗”改革,设置“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专窗,230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全程网办”。投资1860余万元,完成政务服务大厅智慧化、数字化改造,增设智能填表机、智能机器人、自助服务终端等设备,实现智约、智询、智办、智管,日均接待群众达500多人次,办理各类服务事项增至1000余件,被评为河南省政务服务大厅智慧化建设示范县。

实现智造产业新提升。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累计建成智能车间、工厂8家,推动39家工业企业、带动60多家中小企业上云,飞天、联顺食品以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替代人工生产,用工成本下降20%以上。高标准打造智慧农业,投资1.6亿元在3个乡镇45个行政村打造了监测有效、预警及时、防控有力、高效节水的智慧农业示范区,利用5G、大数据、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建成5000亩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提升项目,创建10.3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传统农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了智慧文旅平台,一键对接旅游信息、景区视频监控、全域旅游大数据分析、文旅舆情监控等12个系统,实现了文旅产业全层级、多方位、一站式调度。

突出以人为本、共建共享,聚力打造品质城市

聚焦群众需求,围绕群众生活,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贯穿城市管理全过程,力争让城市居民更有归属感、更具幸福感。

架起管理服务“连心桥”。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找准城市管理党务、业务和服务契合点,在全市率先设立城市管理服务站,创新推出“一杯暖心茶、一个歇脚凳”等“10+N”暖心服务,成为纵向服务城管系统一线职工、横向服务其他单位、社区及企业,外拓服务市民游客的主阵地。目前,已打造“城管驿站”6处,直接服务一线工人、职工群众5000余人次。建立“城管法律宣传微信群”,对城区沿街门店商户进行法律知识、“门前四包”宣传,开展文明商户星级评选,引导广大商户主动参与到城市治理中来。

拧成联动执法“一股绳”。推行“城管+交警”模式,建立联席会议和双向交流机制,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依法监管,重点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僵尸车”等行为。开展“多警联动”集中清查行动,治安大队、派出所民警、消防大队联合对娱乐场所、洗浴中心、宾馆等重点场所定期开展检查,消除各类治安、安全隐患。开展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整合市场监管、城市管理执法力量,严查保健品店、养生店等市场主体,形成联合执法高压态势。

织密城市治理“一张网”。由县级领导牵头,工信、城管、住建、电力、供气、水务、通讯等部门参与,成立空中飞线综合整治工作专班,拆除空中飞线约20万余米,入地12万余米,拔除线杆200余根,基本消除“蜘蛛网”现象。强化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拆除影响市容市貌、公共安全的各类广告招牌245个,市容秩序明显改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合理设置早市、夜市、果蔬市场等临时便民点11处,既解决了部分人就业、便利了市民消费,更增添了城市“烟火气”,让广大市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城市的温暖。

(淇县县委宣传部 杜习忠 汪丽娜 邢璐瑶)

(责编:辛静、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粮仓的“冷芯”和“棉被”
  • 居家如何学消毒?记住这几点
  • 梦幻!黄山雾凇宛如童话世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