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淮滨:打造高效农田样板着力乡村振兴扛旗

2022年11月10日19:03 |
小字号

日前,在信阳市淮滨县邓湾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种粮大户凡德志驾驶大型农机进行秋耕作业,为明年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今年尽管干旱,但对庄稼没啥影响,我承包的800亩地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里,有先进的水肥、监控、田管系统,种的是高产稳产、抗病性好的良种,小麦亩产超过900斤,水稻亩产超过1500斤,赚钱了!”凡德志满脸喜悦。

凡德志的喜悦感受得益于淮滨县稳步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了农田设施“硬件”,提升了耕地质量“软件”,“旱能浇,涝能排”使粮食产量稳中有升。

淮滨县总人口82.36万人,辖区面积12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93万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商品油基地县、弱筋小麦基地县、五粮液原料供应基地、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县。

淮滨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紧紧围绕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抗灾防灾减灾能力,坚决扛稳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截至目前,全县统筹整合各类资金15.5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9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82%,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产量节节攀升,常年站稳13亿斤,为稳定粮食生产作出突出贡献。

近日,笔者就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采访了淮滨县委书记梁超。

保护好“命根子”确保粮食安全

梁超说,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质量是耕地的“芯片”。

近年来,淮滨县严守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管制,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深入推进乱占耕地问题专项整治,对“大棚房”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清理,任命县乡村三级“田长”310名,确保全县115.93万亩耕地用途不变、面积不少。

2020年以来,淮滨县因地制宜,在县域范围内开展集中连片整治工作,打破乡与乡之间的界限,将全县基本农田统筹规划,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先后投资3.05亿元,因地制宜进行了水、田、林、路、桥、渠、井、电灌站等综合治理,将中低产田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田的粮食生产能力。

高标准提质增效稳定粮食产能

梁超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淮滨县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投入,“托底”粮食安全,“端稳”中国饭碗。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持续在保护耕地数量和提升耕地质量上双向发力,为保证粮食安全供给提供可靠保障。

淮滨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突出规划引领,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总体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维”标准,与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等结合起来,全面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

淮滨县已建成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按照亩均3000多元的投资标准和“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五化”要求,以智慧农业为导向,以数字赋能为引领,建设“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年新增粮食产能约586万公斤,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1.22万亩,田间道路通达率达到100%。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优化了灌溉方式,配备安装了水肥一体化和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实现了田间苗情、病情、虫情、墒情实时监测报告和施肥、灌溉的远程自动控制,通过“双水源一系统”的技术创新和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全面应用,用较小灌溉定额对农作物进行浅浇勤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可实现年节水428万立方米,年节肥3600吨,年农药使用量下降15%以上,推动农业绿色生态发展。

淮滨县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通过推广良种、良法等先进适用技术,灌溉保证率达9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平均提高100公斤/亩以上,实现了高质量提升粮食产能。

高规格建设管护确保良田良用

梁超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为了建成高标准农田,淮滨县“早谋划,早建设”,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高规格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挥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实施项目的乡镇分别成立了现场管理小组,明确责任人,保证施工监理到位,确保相关工程质量。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项目区现场办公,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找问题、现场交办、跟踪落实,带动全县各个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围绕项目建设的目标,每天一碰头,问题不过夜,抓实抓细项目规划、计划审批、进度督查、验收考核等各个环节,有效推动了建设工作开展。

梁超说,工程质量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命线、高压线。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工程质量,也是监管的重点。淮滨县在高位统筹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县级监管、乡镇管理、专业监理、群众监督和第三方质量检测“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严格项目投资关、技术关、进度关、监理关、验收关,确保把高标准农田建成民心工程、放心工程和廉洁工程。

“三分建、七分管”,高标准农田管好、用好,才能发挥长久效益。

淮滨县本着“一建就管”的原则,坚持关口前移,对通过竣工验收的高标准农田,及时组织乡镇完成固定资产登记。坚持“谁受益、谁管护”原则,将管护工作制度化,签订管护协议书,明确管护责任人,确保项目工程长期高效率发挥效益。

建立管护队伍,落实“一长两员”制,选聘269名井长、2790名管护员、526名维修员组成管护队伍,并采用“商险”基金为全县机井投保,开启农田水利设施网格化管理模式。依托基层治理,推行网格化精细化治理模式,按照常住人口300~500户或1000人左右为单位划分基础网格,设置网格长和专职网格员,确保网格内农田水利设施有人管、管得好。

高质量融合发展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梁超说,淮滨县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将农田质量与产业发展效益统筹起来。目前,全县已培育壮大龙头企业56家,发展带贫企业138家,建成产业扶贫示范工程182个,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74个,带动1.95万户脱贫户实现更多增收。同时,与国机集团、中原粮仓等企业合作,推动土地规模化托管5.2万亩,每亩可为群众降低种植成本150~200元,带动企业、农户、村集体三方共赢。

淮滨县以“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为抓手,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高质量衔接,构建“三链同构、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发展。立足“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品牌,依托推广种植的75万亩弱筋小麦,积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跟着厨房调结构,盯着车间管田间,培育了以五粮液集团控股的河南五谷春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企业20多家,打造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弱筋小麦全产业链,成功创建省级弱筋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2021年,全县绿色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2亿元,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

在此基础上,淮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好区域公用品牌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大力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全面塑造“好水质、好食材”特色产业品牌,叫响淮滨“弱筋麦”“稻鳅米”“水八仙”“旱九品”等特色品牌,打造“信阳菜”养生食材生态基地。目前,全县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16个,有机农产品认证6个,有力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农业大县,粮食是民生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基。下一步,淮滨县将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提高农业灌溉效率、提升耕地地力、改善农田生态为核心,持续推进2022年高标准农田18万亩建设任务,打造高效农田样板,着力乡村振兴扛旗,奋力谱写‘生态港城水景淮滨美好生活看信阳’更加出彩绚丽新篇章。”梁超说。(来源:信阳市委网信办供稿  孙玮 杨广玉 董凌云 司肖华)

(责编:于思远、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东岳老杨脱贫记
  • 第九届“博博会”落幕
  • 千里援琼 同心战“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