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为中原乡村振兴贡献石化力量

2022年10月24日12:00 |
小字号

10月17日,三门峡卢氏县双槐树乡中桃花村李小青家种植的8500菌棒香菇已经成熟,因家里劳力欠缺,急需帮助采摘。听闻这一情况,中国石化三门峡卢氏公司经理席爱玲立即带领帮扶人员,奔赴李小青家中,不顾长途跋涉劳累立刻投入采摘。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采摘花菇180余斤。李小青高兴地说:“要不是你们的帮忙,我的损失可大了!”

这只是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石油,下文中所提市级公司均为河南石油直属单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普通的一幕。近年来,河南石油发挥企业优势,选项目、送渠道、助教育、帮弱困,探索帮扶工作新模式,为中原大地乡村振兴助力加油。

小产业大梦想,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秋高气爽,硕果飘香。9月21日,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柿园村乡村振兴特色农产品基地,20余亩“阳光玫瑰”“黑美人”等优良品种葡萄进入采摘时节。洛阳石油汝阳县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骨干来到残疾户汪学杰家的葡萄园,他们一手托住葡萄,一手用剪刀“咔嚓”,一串串沉甸甸的套袋葡萄便落入怀中,大家笑着讲着,将葡萄轻轻放入篮筐,不一会儿,葡萄便盛满了一个又一个筐子。

“今年的葡萄颗粒大、皮薄肉多、口感甜脆,预计亩产能达到5000斤!”汪学杰看着采收下来的一筐筐葡萄,高兴地说:“感谢咱石化的资金和技术帮扶支持,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我现在收入高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村集体要发展,群众要致富,发展产业是源头和根本。近来年,河南石油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致力发展高效乡村产业,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刘亚沛是洛阳石油汝阳县公司的一名普通党员,2020年3月,到汝阳县陶营镇柿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两年来,她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总结推广“合作社+农户”扶贫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开展支部联建,高质量“党建+”带动高效帮扶。在她的带动下,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2550亩,建设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2个,发展高档品种葡萄、网纹瓜、甜石榴、羊肚菌、香菇、反季蔬菜等多种大棚种植,基地实现年产值300多万元,村里100多户村民受益,50多户脱贫户实现稳定脱贫;她组织脱贫户学习种植香菇,带动8户脱贫户增加年人均收入6000元;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带动66户脱贫户,户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平顶山郏县马湾村在平顶山石油驻村队帮扶下,大面积种植泛麦8 号优质小麦,推广种植“国家地理标志”马湾白桃360 余亩,全村养牛400 余头培育以肉牛养殖为主导的产业。三门陕卢氏县双槐树乡桃花村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帮助下,成立合作社,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全村种植连翘2100亩、天麻25000穴、发展食用菌棒110万棒,2022年项目增收800余万元,人均增收5000余元。

一个个致富产业从构想变成现实,一批批中国石化的驻村帮扶队员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畅通销售渠道,助农商品从山村走向全国

9月25日,在南阳石油河南油田社区嵩山便利店,几名社区居民正在便利店内采购生活用品。来自南阳淅川县的“淅有山川”特色商品引吸了他们的注意。“‘淅有山川’系列产品涵盖禽蛋、菌菇、酱菜和应季水果等34个单品,质优价廉的商品一直很受居民青睐,我们这个店每个月的销售都在3万元以上。”便利店店长张卫敏介绍说。

2020年4月,南阳石油与淅川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南阳石油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和渠道优势,将淅川县优质的扶贫产品引进到易捷便利店内。便利店设立扶贫商品专柜,员工积极向客户推介宣传,开展油非互动营销等,提高扶贫商品的销量。扶贫商品进驻便利店,既满足客户对地方特色商品的需求,又拓展了产品销路,促进县城经济的发展。两年来,河南石油共销售“淅有山川”特色商品近300万元。

有产品,还要有畅通的销路,才能让村民把辛勤的付出变成手中的钞票。河南石油将消费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努力探索“消费帮扶+”的帮扶工作新模式。一方面,在便利店开设扶贫商品专区,将来自大别山、伏牛山、桐柏山等山区农产品带出大山,拓宽渠道面向市场销售。除“淅有山川”特色商品外,来自革命老区信阳新县的羚锐茶叶、信阳光山蓝天茶叶等都取得了喜人的销售业绩。另一方面,深挖内部消费潜力,机关、工会、食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帮扶地区产品,鼓励和引导干部员工自发购买帮扶地区产品和到贫困地区旅游,营造“人人参与消费扶贫”的浓厚氛围。在中国石化总部“消费帮扶新春行动”中,全省系统直接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395.93万元。2021年,销售扶贫商品2750万元居销售公司第一。

真困难真帮助,中石化的帮扶情深谊长

“实在是太感谢李书记了,帮我把家里几百斤中华寿桃都卖出去了。”日前,在河南平顶山鲁山县张良镇老庄村,脱贫户韩玉兰感动地说道。

韩玉兰患有长期慢性病,无法长时间劳动。丈夫左手残疾、采摘桃子不方便,导致今年种的桃子还有部分没有卖出去。平顶山石油驻村第一书记李娜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每天到桃园帮村民摘桃、在微信朋友圈推介、发动亲戚朋友购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韩玉兰家里滞销的中华寿桃很快售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河南石油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对老弱病残等特困群体给予重点帮扶,真困难真帮助,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两年前,周口石油郸城皇姑河加油站青年志愿小分队队员于辉等人在给收割机送完油返回加油站途中,遇到一位身体残疾的中年男子,拄着双拐愁眉苦脸地看着地里的小麦。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小分队马上决定帮残疾的管大哥免费收麦子,此后“承包”了他各种农活。在河南新乡原阳县靳堂乡南朱庄村,今年80多岁的李振修老汉和他老伴每到“三夏”时节都会准备好西瓜,看着中石化的“孩子们”把麦子收完送回家,心里乐开了花。“连续5年了,你们年年帮助俺收麦,从来不吃一口饭。今天你们谁不吃就别从俺家出来!”从2009年开始,每年“三夏”,新乡石油的志愿者都会帮助当地缺少劳力的困难农户收割小麦,13年来从未间断。企地一家亲,帮扶见真情,在全民奔小康的路上,见证着大地丰收,传承着人间大爱。

“百年大家,教育为本”。在帮助村民助产增收脱贫的同时,河南石油始终不忘教育扶贫,致力建设希望工程。拓展延伸“消费帮扶+”的帮扶模式,进一步加强教育帮扶、人才帮扶,通过捐赠教学设施、捐献助学金、志愿者授课等方式,建好“农民家门口的学校”。信阳、平顶山石油积极承担教育结对帮扶工作,信阳石油帮扶村两委落实雨露计划政策和学龄前儿童辍学情况排查,通过开展残疾儿童上门教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平顶山石油为叶县马湾村进行爱心助学捐赠,为学校免费赠送电脑20台,帮助学校升级教学办公设备,志愿者定期为学生开展义务教学,为贫困学生进行资助,让学生们想上学、有学上、上得起。

万里河山披锦绣,中原出彩正当时。河南石油将牢记嘱托,积极履行好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在新时代书写新的担当,为河南乡村振兴为中原崛起贡献石化力量。

(来源: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  玉石)

(责编:霍亚平、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东岳老杨脱贫记
  • 第九届“博博会”落幕
  • 千里援琼 同心战“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