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蝶变 聚力升级 鹤壁市老工业基地华丽转身

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21年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鹤壁市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成效突出”再获通报表彰,获产业转型激励资金2500万元。
鹤壁因煤而“生”、因煤而“兴”,是典型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鹤壁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抓手,坚持提质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示范显著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2021年鹤壁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全省第二;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49.4%,连续3年实现翻番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47.7%,居全省前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二。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主任付宁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2022年两次获得国务院表彰;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经验2021年被国家推广,明确我市可享受相关政策支持;2022年入选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发展报告(2017-2020)。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12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成功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天海集团获批组建“河南省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器产业研究院”,河南省光子集成芯片中试基地入选省第二批中试基地,3年内实现重点产业集群、创新龙头企业中试基地全覆盖。高规格规划建设鹤壁科创新城,打造创新发展引领区、数字经济核心区、高端人才集聚区等,努力建设鹤壁高质量发展标杆,河南高质量发展样板。目前总投资184亿元的35个重点项目全面铺开。
做优传统产业集群,再造产业竞争优势
以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加快推进天海集团、赞宇科技、中维化纤、飞天农业等骨干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电子电器、现代化工及功能性新材料、绿色食品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天海电子(海能达)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专用通信产品供应商,天海集团汽车线束和电子插接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航盛车载视听系统等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离子交换树脂、丁二酸酐产能国内第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产量占全国八成以上,赞宇科技中原日化生态产业园一期投产、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日化产品生产基地。
市发改委工业发展与国防协调发展科科长赵德华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每个主导产业、产业链均明确由1名市级领导、1个牵头部门负责推进,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体系。市发改委积极抓住政策机遇,谋划了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累计获中央预算内资金5.48亿元、专项债券资金25.3亿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坚持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积极探索新兴产业特色发展路径,着力构建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深度耦合的新兴产业生态。
成功引进京东、华为、360、中科曙光、航天宏图等20多家头部企业,吸引了419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快速聚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全省第二。其中京东、360、航天宏图将区域总部设在我市,2021年京东鹤壁基地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09亿元。永优玉米、谊发种猪等54个优良品种通过国审省审,年畜禽良种供种量占全省的20%。京东、万邦、顺丰、韵达等10多家知名物流企业在我市设立区域分拨中心,京东“亚洲一号”物流园去年营收20亿元,现代煤炭物流园区去年营收71亿元、保电期间外运煤炭180万吨。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探索绿色低碳路径
加速发展低碳产业,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十三五”节能控煤考核全省优秀,节能减排示范连续三年在国家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保持全省前三,海绵城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等做法全国推广。
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实现市域内黑臭水体长制久清、河流断面稳定达标,淇河生态评价指数在海河流域中位列第一,参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公众投票全国排名第一。全面开展全市露天矿山“关小上大”综合整治,被确定为全省首家完成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和绿色矿山建设任务的省辖市,山城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示范基地。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厚植产业发展沃土
锚定“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目标,大胆解“难”、着力治“痛”、及时破“堵”,提升企业服务质效,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建成全国首个智慧党政服务平台、全省首个5G政务服务大厅,全市8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省通办”,全省率先上线“鹤必达”政策直达平台,实现由“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三年全省第三。创新实施“五位一体”服务机制,向全市企业选派1300名服务管家,选聘144名首席金融服务员、478名警务专员、349名法律服务专员和90名营商环境监督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的贴心服务,企业满意度调查持续保持全省第一。“五位一体”服务机制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海澎表示:“市发改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国务院表彰为契机,把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确保‘十四五’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继续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鹤壁经验。”(鹤壁市委宣传部 陶俐伶 赵德华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