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强监督让“办不成事”窗口“办得了事”

“这个‘办不成事’窗口真是太好了,本来担心来这儿后还是解决不了办证问题,结果跑一趟后没等多久,证就到手了,真是没想到!”在河南省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古城街道服务大厅新设立的窗口前,高村社区居民王新立看着刚办下来的证,高兴地对前来走访的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工作人员说。
2022年以来,河南省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持续深化作风建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巩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率先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供兜底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对各窗口单位的作风纪律、工作运行等情况进行“大走访、大体检”,倒逼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让“办成事”成为常态、“办不成事”成为例外。
鹤壁示范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工作人员到“办不成事”窗口监督检查。张帅波摄
“自‘办不成事’窗口设立以来,我们多次‘下沉式’走访、‘沉浸式’体验,对办理进度缓慢或办理结果群众不满意的事项,督促承办单位加快办理进度或做好答复解释,把‘办不成的事’努力办成、办快、办好。”该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工作人员张帅波表示。
“窗口工作人员在接到企业、群众诉求后,能当场解决的第一时间解决,当场无法解决的或群众对结果不满意的,按照职能职责分工,向相关部门派发问题转办单,按照‘13710’办理机制全程跟踪落实。”在古城街道服务大厅“办不成事”交办岗前,示范区发改局相关人员介绍道,“自2月底该窗口设立以来,共受理、解决问题36件,回访企业、群众满意度达98%。”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办不成事’窗口‘前哨’作用,坚持‘服务+监督’两手抓,让‘办不成事’窗口‘办得了事’,助推示范区干部作风和营商环境‘双提升’,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该区纪工委副书记、监察工委副主任张霞表示。(河南省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李彩祥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