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创新数字缘何连创新高(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谱写中原发展华章)
预计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千亿元!
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超过600亿元!
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同比分别增长33%、28%!
新春伊始,一组河南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标志意义的数字相继出炉,刷新中部大省创新能力新高度。
这是坚定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回馈,省科技创新委员会连续召开会议,统筹布局全省创新发展大事、要事,推动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往深处走、往实里干。
这更是迈向系统创新能力提升萌发的新芽,创新能量正喷涌而出,生发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河南的有力支撑和无限可能。
研发投入突破千亿元大关,标志着什么?
把创新比作燃烧的火,研发投入的重要性就像薪之于火。
作为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研发投入强度与经济发展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长期以来,制约河南创新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研发投入水平低,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低于中部其他省份。
“自2019年起,全省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增幅连续超百亿元,预计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2月16日,省科技厅战略规划与政策法规处处长徐彬表示,我省将成为国内第9个突破这一“临界点”的省份,历史性迈上新台阶。
增加研发投入带来的红利有多“香”?作为全省“十三五”期间研发投入资金额排名第二的企业,宇通客车感受深刻——面对日渐饱和的客车市场,产品竞争愈加激烈,唯有全力开拓“新赛道”,以创新赢未来。
“我们不断加强研发投入,5年内重点突破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网联云平台、电动客车智能化、充电/加氢技术等共性核心技术,实现了新能源客车性能的跨越式提升。”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李高鹏介绍,这些技术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宇通6—18米全系列新能源产品,使其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行业第一。
“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千亿元,意味着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迈上新台阶,对河南推进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省社科院原院长谷建全评价。
他表示,河南要高度重视如何提高研发投入的质量和效率,特别是要提高基础研究、高技术创新的投入水平,尤其是要前瞻布局未来技术等研发投入,“这些对于国家创新高地建设非常重要。”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全省研发投入管理迎来一系列新变化——
政府引导形成“新合力”。“十四五”期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按照省科技创新委员会部署,各部门、各省辖市齐发力,正在积极探索省、市级财政科技投入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各级财政资金对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引领和撬动效应。
绩效考核成“风向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是全省企业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我省提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十四五”期间全覆盖,并建立科技创新投入目标考核评价机制,压实省辖市主体责任。
“一补一减”强化激励。2017年至今已有15376家企业享受省财政补助经费22.49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减免55.23亿元,今年起我省将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支持。
培育壮大“中坚力量”。针对创新引领型企业、高能级创新平台、高层次科研人才、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出台的培育支持政策举措,将进一步壮大我省研发投入的中坚力量。
把更多资金、资源,汇入创新驱动“新赛道”,一场推动全社会增强研发投入的大戏已徐徐开幕。
科创活跃度攀升,启示了什么?
统计显示,2021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08.89亿元,同比增长58.36%,首次突破了600亿元大关!
“技术合同成交额是反映科技创新活跃度的重要指标。”在谷建全看来,这一指标节节攀升,意味着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技术市场繁荣发展,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中航锂电和郑州轻工业大学,两家2021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均超过4亿元的单位,分别居“企业榜”和“高校榜”首位。
2016年以前,续航里程缩水、电池衰减严重等因素制约了动力电池的发展。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牵头参与了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与国内高校、企业密切合作,4年后开发出了各项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高镍三元电池。
“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促进了技术成果在各参与方之间流动、交易、共享。”回首攻关路,该公司有关负责人颇有感触,“只有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带动上中下游深度融通,打通产业链创新链,我们的很多技术发明、科研成果才会‘活’起来,并发挥最大价值。”
方少明教授核心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植物蛋白无甲醛胶粘剂,杜绝了人造板带来的甲醛危害;黄万伟教授带领团队攻关红外热成像领域技术难题,产品已进入电力系统绿色通道的专利产品库……郑州轻工业大学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走通了技术转移转化这条路,2021年技术合同交易额猛增至4.27亿元,鲜明体现了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蓄水池”的作用。
将研发与需求衔接匹配,才能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谷建全认为,“十四五”期间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活跃度,一方面要改革赋能健全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另一方面要为技术市场繁荣发展强化各类平台支撑。
在郑州智慧岛大厦,揭牌仅一个多月的郑州技术交易市场,目前已经与超过50家全国知名高校院所的近2万项科技成果对接,力争2022年郑州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00亿元。
以重大需求引导,以市场之手推动,无数技术成果、发明专利,正从一池静水变成激流涌动,汇成大河之势,浩荡向前。
科技型企业增加,意味着什么?
2021年,我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77家,同比增长33%;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突破1.5万家,同比增长28%。
“这一组数字,既展示了我省科技型企业增长的‘加速度’,也反映了我省近年来培育和服务科技型企业的‘热力值’。”省科技厅科技企业与现代服务业科技处处长刘云霞感慨。
郑州首家一站式“企业服务超市”开业1年来,每天提供30多项质优价惠的创新服务任企业“选购”;小微企业园服务驿站为企业线下帮办代办设立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等“琐事”,全流程1个工作日即可完成……2018年起,郑州高新区积极探索企业服务新模式,为企业从设立到成长、从发展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一对一”精准便利化服务。
支持双汇建设了河南省肉品技术创新中心,从启动到组建用时不足一个月;对重点企业“一事一议”敢于打破常规,帮助洛阳中信成像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省成像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去年以来,通过“万人助万企”活动,各相关部门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当好企业创新发展的“贴心服务员”和“金牌店小二”。
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省在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中起高峰的“主力军”。谷建全表示,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一流创新生态,梯次培育创新型企业是关键路径。
为不断壮大有活力、有实力的创新主体,我省加快推动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实施“万人助万企”科技行动等,多措并举,为创新型企业成长壮大提供优质的“阳光、土壤和水”。
新年新气象,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等,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铺天盖地”,逐步造就独角兽企业、领军企业、头部企业的“顶天立地”。
注能量,激活力,壮根基,一个个创新数字标注了河南创新能力发展的新坐标,以此为起点,中原儿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必将在“十四五”谱就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华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