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
人民网许昌5月25日电(张毅力)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下我国如何加快经济转型?如何依靠科技创新降低重点排放行业能耗和排放强度?5月20日至22日,在许昌举行的中国能源互联网装备技术发展大会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活动以“聚焦新能源 服务碳中和”为主题,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许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许昌市委人才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许昌市科学技术协会、许继集团、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互联网装备技术专委会承办。来自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知名电力装备企业等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出席活动。
活动中,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等多位与会代表围绕弹性电网、海上风电送出技术、配电网技术、储能技术、城市能源互联网、能源双碳转型的绿色电力市场等技术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共享能源互联网装备领域前沿技术,加快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
与会代表认为,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下,需要政产研学用有效协同,政府、专家和企业共谋能源转型、产业升级;能源互联网装备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满足电力系统更高的需求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里程碑计划,全体专委会委员提出新的研究课题,积极应对和解决可再生能源比重、电网稳定运行、电力成本持续上升、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及重点排放行业能耗排放等挑战。
大会还举行了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能源互联网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一届五次扩大会议和团体标准会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