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巩固脱贫促振兴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淇县实践

2021年03月26日15:56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实施五种利益联结方式,做到扩大覆盖和长效联接相统一

完善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联结机制,建立和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做法,实现产业覆盖到户、利益联结到人。一是转移就业获薪金。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100%,年人均收入2.3万元。二是入股项目得分红。依托县内重点企业,采用入股分红的方式,实现到户增收项目全覆盖。5年来,到户增收项目共覆盖897户,年户均收入1650元。三是资产租赁收租金。脱贫户通过对外租赁土地、房屋等资产,获得财产性收益。北山门口村1700亩耕地流转给内蒙古天创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群众每亩每年收益720元。四是订单经营保收入。企业或合作社与脱贫户签订订单种植协议,按照约定品种和价格收购。朝歌山公司与127户脱贫户签订艾草种植协议,年户均增收3147元。五是托管经营带脱贫。凉水泉村将易地搬迁后的房屋、林地等生产资源整体托管给中旅集团,年户均收益2.3万元。

突出五项保障措施,做到多点发力与精准施策相促进

一是出台政策“引”。坚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出台《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产业扶贫基地创建实施方案》等产业扶贫文件11个,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举措。二是投入资金“扶”。 2016年以来,财政投入农、林、商、旅等产业扶贫资金4.68亿元,为产业脱贫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三是开展培训“促”。结合市场需求和贫困群众意愿,免费开展就业创业培训89次,有效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脱贫能力。四是集体经济“带”。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利用、物业管理、混合经营等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全县162个行政村均有集体经济收入。五是金融扶贫“保”。以发展产业为主线,重点支持能够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特色产业。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各类金融扶贫贷款14531.75万元,全县4514户脱贫户通过金融扶贫实现持续增收,金融扶贫受益率达到95.45%。(鹤壁市淇县县委宣传部 李泽民 王倩倩供稿)

(责编:辛静、徐驰)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