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菇”种出“大产业”
“明星”企业带动 群众稳定增收
走进许昌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白灵菇、茶树菇、鸡腿菇、草菇、灵芝等各种食用菌图片让人应接不暇。随手拉开一扇车间大门,冷气嗖嗖透出,一排排洁白肥大的菇令人称奇。
“这就是白灵菇,一袋菌料产一只,至少七八两重。它味道鲜美,价格昂贵,市场供不应求。”董事长李彦增介绍,好产品好市场,天然就具备扶贫带贫的基因。贫困户收入得“四金”:土地流转得“租金”,进厂务工得“薪金”,合作经营得“股金”,特色种植得“现金”。
在基地打工的陈曹乡小陆庄村贫困户孙红福算了一笔账:每天打药、除草,工资60元。2亩地入股,每年租金2000元。“就靠这一个蘑菇,俺全家就脱贫了。”
大手牵小手。以企业为依托,许昌市建安区在小召乡朱庄村等12个乡镇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了20个产业扶贫基地230座食用菌大棚。村集体自营、个人承包、企业托管等模式综合运用,共种植食用菌16棚、瓜果70棚、花卉苗木50棚、蔬菜78棚、药材8棚、其它农作物8棚,发展特色农产品近30种,带动477户1026个贫困人口实现了产业致富。
孩子在农场玩耍。人民网 丁亦鑫 摄
河南乐佳生活美学农场,是建安区另外一个带贫“明星企业”。走进农场游园,风景秀丽,人流如织。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研学”,有的在草坪中嬉闹,有的在学着制作工艺葫芦。项目一期占地300亩,二期占地350亩,总投资8000万,是集研学教育,亲子教育和家庭教育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景区。
“现在建成有接待区、儿童游乐区,团队拓展区、葫芦创作区、果蔬采摘园、鲜花种植区等多个区域,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为导向,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建安区扶贫办主任姚恒介绍,这种新型农业发展形态,为周边贫困户“提供种子、统一收购”,带动周边937户参与到产业,500多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
目前,许昌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6亿,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630个,培育带贫经营主体202家,带动贫困户2万多户。围绕种养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实现贫困群众跟着经营主体走、经营主体跟着市场走。
“持续强化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吸纳务工、代种代养、订单收购、入股分红和土地流转等途径,真正把困难群众嵌入产业链条。”许昌市委书记胡五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