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三线结合盘活三产发展

2020年05月06日11:09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5月5日,淅川县九重镇万亩石榴基地里石榴花火红绽放,像一个个小红灯笼点缀在绿海中。

该镇武店村贫困户沙聚忠正和老伴儿忙着给石榴树抹芽。“俺家3亩地流转给石榴公司,每亩地年租金800元,进入盛果期享受50%收益分红;俺承包了37亩石榴地,每亩每年600块管护费,石榴成熟后有奖励。光这几项俺今年能收入4万块。”沙聚忠兴奋地说。

“我们采取‘三权分置、利益共享’模式发展石榴1.8万亩,像沙聚忠一样,贫困群众实现一地生‘四金’,即土地流转收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返租倒包得酬金、入股分红分股金。”石榴基地负责人告诉笔者。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刚刚脱贫摘帽。如何保障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不返贫?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探索出“短中长”三线结合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脱贫模式。

短线重点发展光伏和生态助力贷产业,如小龙虾、大闸蟹、白玉蜗牛等特色养殖产业,丹参、艾草等中药材,还有香菇等食用菌,确保贫困户当年见收益。中线发展软籽石榴、薄壳核桃、杏李等生态林果,套种辣椒、红薯等林下作物,实现长短互补、以短养长。长线以5A景区丹江湖创建为载体,通过景区拉动、典型带动、融合互动,让群众在生态旅游产业链上增收致富。

产业选准以后,如何调动带贫主体和贫困户的积极性?淅川县探索出“三权分置、利益共享”“保底分红”“四定两分一返”等带贫模式,把农户零散的土地统一流转给龙头企业,既实现规模化生产,又让土地保值增值;同时把贫困户组织起来,参与产业基地管理,确保他们收入最大化、稳固化,实现“利益共享,捆绑发展”。

截至目前,淅川县“短中长”产业集群年综合产值达138亿元以上。全县贫困户产业扶贫参与率100%。

产业发展夯实脱贫根基,脱贫步伐明显加快。至2019年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2016年的97110人减至5537人,贫困发生率由9.83%降至0.9%以下。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综合评估中,淅川县连续4年位居前列。“短中长”脱贫模式被评为“大国攻坚、聚力扶贫”全国十佳优秀扶贫案例。今年2月底,淅川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输血一阵子,造血一辈子。我们把发展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大力发展‘短中长’三线产业,既实现了贫困群众叠加增收、持续增收,又使他们在参与中提高了致富本领、增强了‘造血’功能,为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打牢了基础。”淅川县委主要负责人说。 (淅川县委宣传部 高帆供稿)

(责编:于思远、杨晓娜)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