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包 渗透拓展 淅川德育工作纪实

2020年01月15日10:38  来源:  
 

进家庭,指导服务,构建家校互动的育人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华民族素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优良传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进家庭活动是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形成合作共育的育人格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成立家校联谊协会,开办家长学校,加大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通过举行家长会、培训会、座谈会、国学讲堂等形式,聘请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及社会知名人士给家长讲授国学文化、家庭伦理知识和中华传统美德,强烈唤起家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和学习,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的文化道德素养和言传身教能力;精心组织编写《淅川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家长须知100问》下发到每位家长手中,对家庭教育的意义、问题、方法和家校共育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和解答,内容丰富详实,操作性、针对性强,成为撬动家庭教育的一把“万能钥匙”。

实施家校互动,亲子互动,创设家校一体的育人模式。一方面建立家校联谊微信平台,实施家校共育。学校和班主任搜集典型家教案例特别是历史名人家风家训家规方面的成功典故,利用微信平台传递给家长学习,家长也可将自己家教的成功事例、方法、经验教训利用微信群或家长会进行交流。同时学校把教育中的焦点、热点、难点等问题,各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将学生每天在校学习纪律等表现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家长也把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习惯表现告知老师,对学生真正实现家校一体化动态管理,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注重亲子互动,强化育人效果。学校定期向家长推荐《论语》《道德经》《弟子规》《朱子家训》《诫子书》等经典文章和《记住乡愁》《家风》《远方的家》《爱的教育》等影视作品,做到家长与孩子一同观看学习,互相交流提高;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或制定本家的家风家训,共同遵守执行;布置德育实践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给爸妈洗脚、洗衣、梳头、锤背揉肩、整理家务、烧水做饭等,让家庭充满感恩气息;提倡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诗词大会、国学展演、远足活动及德育冬(夏)令营等活动,丰富亲子体验内容。

实施民主管理,创设和谐融洽的家校共育环境。各学校借助家长协会,让家长积极参与并融入学校和班级管理工作,每校一月举行一次家校活动,班级每月两次家校活动,让家长参与听课评课、考试监考、学生上学放学路队志愿值班、班级社团、食宿管理等活动,听取并接纳家长意见,全面实施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创设了和谐融洽的家校关系,使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赢得了家长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进社区,放大功能,创建以德育人的道德高地

淅川县崇德公园中央台壁上镌刻着孔子、老子、屈原、张衡、张仲景、诸葛亮及杜诗、召信臣等名言评语,既彰显了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又体现了南阳浓厚的地域文化,蕴含着深刻的做人做官哲理。

淅川是全国移民大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南省深度贫困县,集山区、库区、贫困区、中线核心水源区于一体。近年来,淅川县从特殊的县情出发,将发展教育列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基础性工程和优先发展事项,确立了“育新人、兴教育、淳民风、助民富”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打造“渠首道德高地”的明确目标,把德育作为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县委卢书记亲自挂帅,自称“德育书记”,营造了党委牵头、各部门全力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德育大环境,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教育部门按照县委“小手拉大手,校风带民风”的指导思想,利用星期天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乡村开展以学习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元旦春节开展送温暖、献爱心、义务写春联、制作灯笼等活动;三月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义务植树活动;清明节开展祭祀先辈、缅怀英烈、扫墓献花活动;端午节观看淅川“龙行中原”龙舟赛,感悟屈原爱国文化;冬(夏)令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范蠡公园、丹江大观园、香烟寺、坐禅谷、荆关明清古街等参观学习淅川历史文化,开展“进千家门、吃千家饭、听千家事、写千篇文”社会调查活动,走进社区公园开展社团文化展演活动,将德育芬芳从校园吹进家庭社区,吹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由县宣传文化部门牵头,在全县各系统单位及乡镇街道办持续开展了“两弘扬一争做”活动(弘扬好家风好家训弘扬移民精神争做最美淅川人),制定淅川公民道德公约,把家风家训、二十四孝、爱国奉献、爱岗敬业、清正廉洁、环境保护、改革创新等方面的名人名言、历史故事以标语、墙画、专栏、园林图案、城市雕塑、LED电子屏、宣传册及网络微信平台等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传遍社区乡村的每个角落,达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形成人人学文化、树美德、讲奉献、争做最美淅川人的良好氛围。连续开展三届“道德模范”评选工作,并将每位模范的肖像事迹制成专栏,悬挂在县城主干道人民路两边的路灯杆上,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教育示范作用。

同时,社会各部门根据系统特点广泛参与支持德育建没,持续开展“戏曲下乡”、“流动博物馆”、“图书进万家”、“爱心助残”、“送温暖”、“法律援助”等活动;城区商圣、龙城街道办更是在大街小巷建设了内容丰富的国学墙和文化巷,让德育元素“抬头可见、驻足可观”。既深入宣传了传统文化,又营造了“大德育”的社会环境,放大了德育的社会功能,人人关心德育、人人参与德育蔚然成风,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乡贤、最美家长、最美公仆、最美村官及师德标兵、美德少年等先进典型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一个全民共育的道德高地已在丹淅大地巍巍隆起。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淅川县通过深入开展“五进”活动,培育出德育教育的良田沃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家长、民众的心田,编织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促进了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和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显著提升,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学生的道德、纪律、法治意识和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的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提升,好人好事、和谐友善、文明礼仪处处可见,300余名学生被评为“文明之星”“美德少年”,九重镇一中张晓茹荣获全国首批“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县一高戚玉勤荣获河南省“美德少年”称号。广大教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人争做师德标兵、育人楷模,涌现出淡培玺、杨露、孙均可等一大批“师德标兵”,王建刚、姚银秀等为代表的“名校长”,大石桥乡孙台小学方兴华、方书典父子荣获河南省2019年度“最美教师”。

德育工作的进步有力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考成绩连年刷新纪录,2016年一本进线413人,2017年747人,2018年1245人,2019年1590人,淅川一高被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授予“优秀生源基地”称号。幼儿、小学、初中阶段基础教育工作持续稳居南阳市前列。通过小手拉大手,大手牵小手,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产生了由好校风带好家风、由好家风带好民风的蝴蝶效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行动。全县每年评选表彰各行各类“最美淅川人”1000余人次,王克入围中国好人榜,李进群荣获“河南好人”称号,陆锡芳荣获“南阳市道德模范”,淅川爱心联盟荣获“感动南阳年度人物”等。群众上访告状的少了,全县信访工作量连续三年下降60%,连续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先进单位”。社会环境安定祥和,暴力案件和未成年人犯罪率连年下降。

春风化雨,润泽山川大地;桃李芬芳,迎来满园春色。淅川县以德育工作为突破口,成功实现了校风、家风、民风的崇德向善、文明向上,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打下了坚实基础,堪称是“点石成金”的精妙之策。在德育春风吹拂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下,淅川在探索以德治县的道路上必将开出更绚丽的花朵。

(来源:淅川县政府网)

(责编:辛静、杨晓娜)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