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嵩縣:“老供銷”變身“惠民港”

過春節,辦年貨,河南省洛陽市嵩縣供銷社嵩州農豐市場熱鬧非常,琳琅滿目的商品擺放得整齊有序,促銷人員熱情地為顧客推銷著商品,顧客盡情選購自己心儀的商品,處處充滿著“年”的味道。家住和興園小區的吳麗萍阿姨說:“家門口有這樣的超市,從這裡買回的食品和其它日用品,質高價廉,品質和其他大型商超一樣,真是說不出的愉快”。
該市場由嵩縣供銷社和民營企業隆順商貿有限公司合作創建。說起農貿市場大家都很熟悉,可提起供銷社,年輕人或許有些陌生。供銷社全稱供銷合作社,是黨領導下的為農服務的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是推動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牢記為農服務根本宗旨,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努力為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近年來,嵩縣堅持從“三農”工作大局出發,牢記為農服務根本宗旨,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完善體制機制,拓展服務領域,使供銷社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台和當地黨委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為推進鄉村振興源源不斷地貢獻著嵩縣力量。
時代變遷仍是農民的“貼心人”
“我16歲起就在供銷社干,是個標准‘供二代’!父親是個老供銷人,老人家以前經常擔著扁擔往各村農戶手裡送,他說咱們一個扁擔就是一個代銷點,走村串戶,老百姓看到咱就心裡踏實。”農豐市場負責人宋戰偉說,小時候的供銷社是孩子的天堂,幾分錢的水果糖美味十足﹔柴米油鹽、逢年過節做新衣服的花布都在供銷社買。老百姓一家人的生活,全都離不開供銷社……
在計劃經濟年代,供銷社靠統購統銷包攬了中國幾億農民的買與賣,“金字招牌”無人不曉,入社社員一度佔農戶總數的90%,是一個無比輝煌的組織,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隨著市場主體多樣化,供銷社的一部分作用被替代,供銷社漸漸沉寂了。
供銷社過時了嗎?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全國供銷合作社幾經輾轉、沉浮,但實踐証明,改革是發展的“點火器”。
2022年,洛陽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全市全年要完成10個為農服務中心建設,基層社提升9個。嵩縣供銷社創新服務,通過全縣16個鄉鎮供銷社及麾下5家有營業執照的公司,培育發展龍頭企業,打造農商互聯平台,並整合社會資源,建成縣城大型超市和鄉鎮為農服務中心各1個,村級供銷合作組織3個,其中,投資4500萬元建成的集零售批發、冷鏈物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商超“嵩州農豐市場”,利用鄉、村兩級基層供銷社網絡,實現農副產品上門收購、一站轉運、市場直銷,最大限度減少中間環節,保障群眾收益。農豐市場已建成農貿商超4000平方米,銷售產品涵蓋鮮肉、水產、蔬菜、熟食、南北干貨、雜糧及日用百貨、文體玩具等百姓日常用品等萬余件,可滿足消費者和周邊群眾生活需求。
眾所周知,基層社是供銷合作社直接面向農民開展生產生活服務的主要載體,是為農服務的“最后一公裡”。嵩縣供銷社與時俱進,加強基層供銷社建設,根據市場需求加快建立現代流通服務網絡,用改革和實干証明了供銷社在新時代仍是農民的“貼心人”、鄉村振興的“護航人”,供銷合作社以新姿態再次回到百姓視野。
連接城鄉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在嵩縣陸渾鎮龍駒村和九皋鎮八溝村的嵩縣慧圓牛業合作社,工人們正在屠宰肥牛,分解裝車,運往嵩州農豐超市。
慧圓牛業合作社員工張曉華介紹,農豐超市直接聯系廠家入駐,該合作社就在商場租了一個櫃台直銷自家的牛肉,廠家直進直供,少了中間商賺差價,每斤牛肉比其他大型商超便宜8塊錢左右。據悉,該超市羊肉價格也要便宜6塊錢,由供銷社牽頭聯系的河南雙匯公司春節為群眾出售的豬肉價格也要便宜3塊錢,群眾得到實惠,農產品銷量“爆棚”。
近年來,嵩縣加大“五星”支部創建力度,貫徹落實市委鄉村振興“151”工作舉措,因地制宜發展“林藥煙牧菌蠶油”等特色產業,堅持“一鄉一業、一村一品”,高標准打造桑蠶養殖、食用菌種植、中藥材種植等特色產業基地,創建桑蠶小鎮、丹參小鎮、柴胡小鎮。去年年底,中藥材種植面積達56萬畝,蠶桑達2.3萬畝,食用菌穩定在1.5億袋,特色種植達26萬畝,牛飼養量達10萬頭,羊飼養量達到28萬隻。縣供銷社指導系統商貿流通企業加強與生產企業、種植基地、農民合作社等的對接,建立穩定可靠的產銷合作關系,提升市場供應能力。
“我們統一進些菌種發給白河鎮10余家香菇種植合作社,產品統一回收,並通過上海農產品博覽會銷售。”嵩縣供銷社負責人陳紅偉介紹,嵩縣供銷社堅持以農業生產需求為目標導向,採用“融合農民專業合作社方式”組建基層供銷社,縣、鄉、村三級開展生產、供銷、技術、信用等四項服務,在生產服務上,圍繞產前、產中、產后三個環節,吸納、組建農機、農資、農技等專業化服務團隊1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80余個,為農戶提供種、藥、肥、技、耕、插、防、收、購“九統一”綜合配套服務,再通過基層供銷社發展產業,將九皋鎮的紅薯、車村鎮的核桃、陸渾鎮的小米椒、飯坡鎮的軟籽石榴等農副產品一並打包“嵩上好禮”品牌直進直銷,以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疫情期間,供銷社在應急儲備、保供穩價等方面作用明顯。比如,2022年底,嵩縣閆庄的大蔥、白菜、蘿卜等農產品滯銷,嵩縣供銷社積極聯系、洛陽、鄭州、開封、武漢等城市的相關企業,幫合作社及農戶銷出農產品40萬斤。供銷社擔負起了搭建平台、組織貨源、聯產聯銷、應急保供等重任,進一步彰顯出供銷合作社在保障供應、連接城鄉方面的獨特作用。
提質增效讓農產品物流暢通
“辣椒醬和香菇醬的味道真不錯,拌著吃真下飯。”
“清酒打開一聞,清香扑鼻,味道好極了!”
一條條好評、網上訂單不斷增加是對嵩縣特色產品最大的贊美。
近年來,嵩縣創新實施農業農村、電子商務雙“十百千萬”工程,線上接單、線下原產地當天發貨,山裡的特色農產品經過挑選、裝箱后搬上卡車。為推動優質農產品輸出,嵩縣供銷社聯合農豐市場設立專櫃,開通線上、線下雙線銷售渠道,集中展示、銷售、推介“嵩上好禮”等縣域“名特優新”農副產品,用互聯網架起一座從地頭到餐桌的橋梁,讓外地人嘗到了嵩縣的味道。目前,全縣已入駐國家“832”網絡銷售平台企業12家、商品309種,2022年網絡銷售農副產品成交額達到831萬元。
與此同時,嵩縣供銷社充分發揮嵩州農豐市場的經營服務優勢,完善縣、鄉、村三級流通服務網絡,著力構建以縣域配送為主體、鄉鎮周轉為補充、村級服務為基礎的商貿流通服務格局。
在縣級,依托嵩州農豐市場,建設縣域供銷綜合集配中心,目前已建成冷鏈倉庫3000平方米,冷庫總容量3500立方米,整合郵政及全縣30余家物流企業進駐,集成商品倉配、電商運營、快遞分揀、物流配送等服務功能,實現農副產品上門採購、農資用品送貨到家。
在鄉鎮,依托為農服務中心,建設鄉級供銷綜合服務站農豐市場網點,負責鄉域范圍內日用品和農產品的分撥配送,並賦予“快遞收發、農特產品購銷、農資銷售、金融服務、家電回收”等多項服務功能,目前已在舊縣、大章、白河等鄉鎮建成鄉級供銷綜合服務站6個。
在村級,依托中心村、集市村、學校村、千人以上村原有供銷網點,計劃在3年內打造農村綜合服務社(農豐市場終端站點)100個,進一步拓展經營服務內容,完善“日用品超市1個+快遞收發、農特產品購銷、便民飲水、農資銷售、金融服務、家電回收N項”便民功能,打通各類經營服務進村的“最后一公裡”。
宋戰偉表示,縣、鄉、村三級流通服務網絡全部建成后,可覆蓋、服務群眾30萬人以上,催生就業崗位2000余個,預計年上繳利稅超過2500萬元,帶動銷售農副產品2億元以上。
刷著桐油的高大櫃台、盛滿水果糖的玻璃罐,售貨員親切的笑容,是供銷合作社留存在很多人心底的記憶。從老一輩的“扁擔精神”到黨的二十大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為農服務”這一根本宗旨始終沒變,初心未改。如今,“老供銷”變身“惠民港”,將昔日服務農村日用品和農資供應轉變為新時代服務“三農”和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台,使農民身邊這個“老朋友”煥發出新生機。
(來源:嵩縣縣委宣傳部 王世光 王博 趙明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