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中藥材種植富鄉親

小雪時節前后,也是中藥材收獲的季節。11月25日,在河南省孟州市槐樹鄉龍台村的一處懷地黃種植田裡,一輛地黃採挖機穿梭往來,數十名村民正在對採挖出的地黃進行裝袋、裝車。
“今年的地黃個頭大,畝產量達4000多公斤,比去年高了三成,按目前行情,一畝毛收入有12000塊左右,去除各項成本,純收入有5000塊。”村民郝順利今年包地種植了40畝懷地黃,這些天在地裡忙得不亦樂乎。
孟州市所處的古懷慶府一帶,因獨特的氣候、地質條件以及土壤中蘊含豐富的微量元素,千百年來此地出產的山藥、牛膝、地黃、菊花“四大懷藥”以藥材地道、療效神奇成為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的瑰寶。
據龍台村黨支部書記郝永喜介紹,由於該村地處丘陵地帶,土質鬆軟、排水暢,種植懷藥不爛根,品質好,目前已發展地黃、柴胡、白術、丹參等中藥材種植1300余畝。
近年來,孟州市把中藥材種植作為農民致富、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探索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中藥材種植模式,今年全市共種植地黃、山藥、懷菊、柴胡、丹參等6萬余畝,年產值2億余元,帶動了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致富。
今年65歲的村民郝瑞仙是在郝順利地黃田裡務工的50余名群眾之一。“一天工資70塊,幾天下來也能掙三四百塊,我一個老婆子在家門口能有這收入很滿意。”她熟練地從土裡刨出地黃、裝袋,在離她不遠的地方,幾名勞力正在將裝好袋的地黃裝車,發往附近的加工廠。
“我們村已與洛陽一家制藥廠達成合作協議,明年計劃上一個懷藥初加工企業,實現對懷藥的篩選、修整、清洗、晾晒、烘干、切片等,進一步增加附加值,預計年產值達到1000萬元,村集體增收20萬元,還可解決60余名弱勞動力的就業增收哩。”談及未來,郝永喜信心滿滿地說,懷藥種植、加工產業將成為龍台村加快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孟州市委宣傳部 牛聯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